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乌海市为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
内蒙古新闻网  15-01-30 14:57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乌海市成立了假肢矫形器装配站,这一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在残疾人中传开,贫困肢体残疾人不仅免去了长途奔波,还能免费安装假肢。

  1月15日,记者来到假肢矫形器装配站,技师杨立新正在给任文学安装假肢。

  “你看高低怎么样,粗细合适不?”杨立新边给任文学安装假肢边询问着。“唉,你别说还真舒服,一点也不卡,大小正好,就是有点高。”任文学兴奋地说。“好,我帮你裁掉一截。”说话间杨立新麻利地行动起来。为了让两条腿看起来一样,杨立新还给假肢缠上了袜套,这样穿上裤子就看不出来了。

  家住海南区的李来栓今年53岁,车祸让他失去右大腿和左小腿。由于妻子长年有病,无法工作,一双儿女正值上学年龄。失去双腿的李来栓每天只能在地上爬行,以捡破烂维持一家的生活。李来栓也曾想过安装一对假肢,可是一打听最便宜的假肢也得1万多元,便彻底打消了安装假肢的想法。

  “今年,听说残联要给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可把我乐坏了。做梦都不敢想,有一天我能站起来”。李来栓激动地说。

  说话间,李来栓扶着训练杠小心翼翼地往前挪着,就像婴儿学走步一般,嘴角却始终挂着微笑。仅仅走了不到5米,李来栓额头便已密密麻麻布满了细细的汗珠。

  “老李不要心急,慢慢来,休息一会儿再练。”杨立新连忙上前叮嘱。也许是心中的那份渴望,李来栓稍作休息便又加紧练习起来。“这回安装了假肢,我又能站起来了,我一定要好好练习,让我的生活也能像花儿一样绽放。”李来栓满怀希望地说。

  “太好了,真轻巧,你们安装的假肢一点都不磨。”姜有升穿着崭新的假肢轻快地走着。

  44岁的姜有升,同样因为车祸,失去了左脚,无法正常行走。家里花了几千块钱给他安装了一个铁制的假肢。可是铁制的假肢热胀冷缩,一磨就是一层血皮。平日里,姜有升只能拖着又重又硬的铁制假肢走路,多想换一个假肢,可是路途远费用高,只能凑合着用。这次残联提供的免费假肢,圆了姜有升的心愿。

  记者了解到,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市残联争取到“老牛阳光助行”工程,免费为下肢缺失的贫困残疾人安装假肢141例,价值约61.8万元。 “装了就一定得能用,一定得好用。希望所有的肢残者都能站起来,重拾生活信心,这样我们的事业才有意义。”市残联辅助器具服务中心主任于厚洋如是说。(记者 丹妮)

  链接 “老牛阳光助行”项目,是由自治区财政、民政、卫生、残联与老牛基金会(前身为内蒙古老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成立于2004年12月28日)共同实施的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假肢装配项目,为下肢缺失者装配假肢。经过市场调研,市残联最终与内蒙古力邦假肢矫形器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项目,实行统一安装,受助的残疾人不用花一分钱就能重新站起来。

  

[责任编辑 魏佩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舍饲
献血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