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创新不能搞花架子
 

  原标题:创新不能搞花架子

  “创新没有理论,也没有公式,就是一个个地解决问题。我相信,天下有一千个问题,就有一千个回答。”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一场名为《创新的源泉》的演讲中说道。

  当今世界,变是唯一不变的主题。在不创新就不能跟上时代步伐,不创新就不能胜任现有工作的共识下,有些领导干部确实是动了脑筋,摸索出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而有些却走入了创新的误区,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倾向。

  有的领导干部不注重实际工作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却对搞五花八门的形式格外垂青。有的认为盖一座地标建筑,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就是创新;有的认为自己辖区内能出个全市第一、全省第一或者是全市最大、全省最大乃至全国最大就是创新。其结果往往是劳民伤财,有些耸立起来的地标反而成了百姓的笑柄。

  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天天讲创新就是创新了,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创新的规章条例,大会宣传、小会讲,营造的“创新”氛围的确很浓厚,可结果这些创新的成果却往往只停留在了纸面上,对实际工作毫无帮助。

  有的领导干部则一味追求高指标,认为指标越高就越有成绩,就是创新。其结果就是不顾实际工作情况一味地追求高指标,下硬指标,要求必须完成,这种行为不但助长了虚假政绩之风,贻害工作,亵渎了创新的本意,更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把创新当成经来念,大搞花架子,实质上就是懒政的表现,只求以表面文章图热闹、混政绩,自然不肯踏实地找问题、解决问题。我们鼓励创新,但一定要看清花架子创新。如果搞短平快追求噱头的人总是春风得意,扎扎实实创新、埋头解决问题的人就会受到伤害。

  创新不是想入非非,更不是“闭门造车”,领导干部要坚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创新思路。如果只有丰富的想象力而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实干作风,将自己的思想成果付诸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那就谈不上创新。

  创新就是要实实在在地找问题,想办法如何更简便、更完美地去解决问题。一个真正会创新的领导干部,一定是一个时时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接下来应干什么,清楚自己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并不断探索来与去之间最短直线距离的人。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想在人先,干在人前。只有领导干部能实实在在地进行创新了,才能带领人民群众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取得新的成绩。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如何,创新效果如何,是不是花架子创新,是不是能给人民群众解决真问题,人民群众都会看得清清楚楚,历史都会评判得公公正正。光靠高指标、形象工程之类的“创新”去博取眼球、追求政绩的人,永远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肖振英)

[责任编辑 李珍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