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比着活
 

  爱比,似乎已经是刻进国人骨子里的一种习惯。小的时候比听话、比可爱,上学了比成绩,毕业了比工作,有了孩子比孩子,老了以后比晚年生活、比儿孙满堂、比长寿……仔细算来,一辈子似乎就这么比着活过来了。

  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很多人就为了这一口气,你家开20万的车,我家就得开30万的;你家住150平米的房子,我家就得换180平米的;你家买美式家具,我家就得买欧式的,要不然这口气儿顺不下去,那憋得,吃吃不香,睡睡不好,啥时候比过对方了,啥时候就正常了。更恐怖的是,就算你不想比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周围人都在比的时候,你不和别人比,别人也会和你比,不比都不行,谁管你乐不乐意。

  当然,爱比不一定有坏处,比如咱普通人购物,历来就有“货比三家”“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的说法,通过对比,即便是不懂货品质量,但至少能分清货物性价比,买到相对满意的东西;然而,当这种爱比的心态上升到一定层面后,比出来的结果就不一定好了。拿建高楼来说,某个城市建了一个“南方第一高楼”,另外一个城市就必得建一个“全国第一高楼”把它比下去,后来者也不乏追求“亚洲第一高楼”乃至“世界第一高楼”等“美誉”的,周而复始。至于说这么些高楼建起来到底有啥用?如何保证收益?对不起,规划时没想到!高楼如是,博物馆如是,各种地标建筑也如是,比来比去,费时费钱费力不说,还不落好,何苦来哉?

  有时候,笔者总在想,现在很多人活得如此焦虑,是不是因为比了太多不该比的东西?问题在于:这种爱比的心态,到底是自身的劣根性在作怪,还是社会的大环境造就?(李振南)

[责任编辑 李珍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