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呼和浩特市各类民生支出180多亿元占总支出的60%以上 去年,呼和浩特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初步统计为7864万元,比2013年降低27%,挤出资金用于各项民生及重点项目支出,切实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去年,全市各类民生支出共计1879869万元,占到总支出的60%以上,确保民生资金足额到位,不留缺口。今年,呼和浩特市将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民生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今年呼和浩特市的一些主要民生工程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以上,大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特殊困难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按照已出台政策,解决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原国有集体企业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救助,研究解决旗县参保人员住院报销及时结算问题;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全年完成300个老旧小区的系统性改造,用好用活棚户区改造资金,围绕城市重点项目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全年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2万套;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确保城市快速路全线通车,力争地铁一、二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推动机场迁建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改造维修小街巷42条,新增公交车400台,新增公共自行车2900辆,基本满足市民用车需求等。
为了保障这些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呼和浩特市将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和城市管理方面的支持保障力度,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民生领域,首府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各项惠农补贴政策,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稳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全力支持“十个全覆盖”工程、苜蓿草养殖、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大青山前坡治理和京藏线绿化项目;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落实对低收入群众及困难家庭的各项补助政策;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就业工作;支持国有企业转制安置工作;改善教育办学条件和环境,逐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支持和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着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解决好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积极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政策;支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食品药品监管的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
同时,首府财政还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对涉及民生领域的地下管网、桥梁、道路、环卫设施、垃圾场、园林绿化等建设项目的投入,增强各项基础保障能力,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从重建设向重管理转变;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补助力度,切实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在改善民生更加重要的位置。
此外,呼和浩特市还将积极兑现国家、自治区和我市出台的调资政策,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的公车改革和养老制度并轨改革工作,落实我市2014年重点民生项目中对低收入人群的各项增收补助政策,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