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是个晴天,微风,虽是冬日,阳光洒在头顶也感觉暖洋洋的。在科区霍林三委472社区安居家园小区C3号楼,一间只有六七十平米的两居室住着85岁的奶奶和26岁的孙子,屋内虽然没几件像样的家具,但却干净利落。“这个家庭太特殊了,特殊的没有办法用三言两语来形容。”霍林街道472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刘艳艳对记者说。刘艳艳告诉记者,老太太的孙子名叫闵子,是第四界“感动科尔沁人物”中的一位。几年前,他放弃了好工作,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父亲去世后,为了照顾患有脑出血的年迈奶奶,他放下了一切,五年没有离开这个家,帮奶奶穿衣、刷牙、按摩、吸氧、烫脚、通便......这样的生活,闵子一直持续了五年,虽然很累,也非常枯燥,但他从没有怨言。
放弃工作他专职照顾瘫痪奶奶
对于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来说,这个年龄正是结婚、娶妻、生子、打拼的年龄,但26岁的闵子却在这个年纪过早地品尝着生活的艰辛。闵子6岁时,父母离异,母亲抛下年幼的他离开,几年后,父亲因病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那时候,闵子并不知道,从父亲躺床上的那一刻起,生活的所有艰辛便笼罩着自己的家庭。2000年,年迈的奶奶因脑出血瘫痪在床,照顾父亲和奶奶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在了年仅20出头的闵子肩上。三年前,父亲离世,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闵子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在最困苦的时候,闵子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扛起了照顾奶奶的重担,撑起了这个家。“我刚中专毕业的时候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但父亲去世,奶奶需要人照顾,我不能看着她自己在家吃不上、喝不上,工作没了可以再找,可奶奶只有一个,年龄大了,得有人照顾。”闵子说,那时候,家里突然有了两位瘫痪的病人,他只好选择辞职。
每月600多元的生活费维持生计
毅然回家照顾奶奶后,没有了工作,只能靠奶奶每月480元的遗属费,100元的高龄津贴和80元的城乡养老保险费维持生活,家里的经济变得很拮据。“那时候,一会父亲拉了,一会奶奶尿了,家里的尿布永远洗不完,以前父亲和奶奶特别宠我,这个家对于我而言就像个‘旅店’,我只是回来睡个觉,啥都不用操心,但后来啥都变了,我也从不会做任何饭菜,慢慢学会了做父亲和奶奶爱吃的饭菜,从一个被人万般宠爱的孩子变成了有责任的大人。”闵子坦言,那时候,为了能让父亲和奶奶吃上好的,他只能从自己嘴里省。父亲去世后,在照顾奶奶的五年时间里,他没有添置一件新衣服。 三年前,闵子和奶奶由居住的平房迁到了楼房内,虽然楼房面积不大,他让奶奶住在了阳面的大屋里,自己买了一张简易床住在小屋。在俩人的房间内,除了两张单人床和两样老式衣柜,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两天洗一次衣服,一天擦一次身子,每天固定的时间梳头、按摩,喂饭。”这是闵子给自己的“规定”,为了这些“规定”,他几乎寸步不离奶奶身边,“同学聚会,朋友吃饭,我都没去过,这些年我没有在外头完整地吃过一次饭,惦记我奶。出去最长的时间就是前几天的感动人物颁奖晚会彩排,出去大半天,回来后奶奶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问我去哪了,咋才回来。”闵子说,很多人都觉得我的行为无人能比,甚至有人说:“如果是我亲爸妈,我都不见得这么伺候他们。”但闵子有他自己的想法:“虽然我们是隔代血亲,但奶奶从小伺候我长大,他现在动弹不了,我得给她养老送终。”为了让奶奶心情好一点,天气暖和的时候,闵子总是用轮椅推着奶奶到小区里散散心。为了照顾奶奶,外面的世界再精彩,闵子也放得下。
白菜、豆腐是奶奶和孙子每顿饭的“主菜”
闵子每天帮奶奶穿衣、刷牙、吃饭、按摩、吸氧、烫脚、通便......在这几年光景里他每天不断地重复这些细致、繁琐却又非常重要的护理步骤,这几乎成了他这几年来固定的生活模式。为了能让老人更舒服些,他借钱买回了轮椅,推着奶奶外出散心,他还用木头给奶奶制作了简易坐便器,缝被褥、包饺子等家务他都能得心应手地坐下来,渐渐地,他也成了做家务活的行家里手。“奶奶爱吃肉,特别是红烧肉,我虽然心里想让奶奶每顿都吃上肉,但每次去买菜都得掂量着买,这顿吃了,下顿还能不能吃上饭菜。这小区附近几个超市的售货员都认识我了,每次我去买菜,他们都把特价菜拿出来,让我随意挑,也都知道我家的情况,也很照顾我们。”闵子说,白菜,豆腐是他和奶奶一天两顿饭中的“主菜”,偶尔奶奶想吃肉了,手里没钱的时候也得给奶奶“赊”上半斤肉。
“没有我这小孙子,我可能就不在世了”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闵子比普通的同龄人更早体验到了生活得艰辛。每天早上六点钟,天刚蒙蒙亮,闵子就起床了,照顾奶奶一番忙碌后,他终于有时间干起了自己的“份内工作”:弹吉他。记者在采访时,闵子拿起了他的吉他弹唱了起来:“我希望你,是我独家的记忆,谁也不行,从我整个身体里拿走你……”闵子对着奶奶边弹边唱,歌声与笑容中,记者并没有感觉出悲观的心态,反而感觉到了满心的期盼。 采访中,闵子85岁的奶奶坐在轮椅上看着电视,时不时地回头看着孙子笑笑,说起孙子的辛苦,奶奶显得既心酸又无奈。“是我把孙子耽误了,耽误了他的工作,耽误了他娶媳妇,照顾他爸和我,从来没有听他说一句累,叫一声苦,如果没有这个孙子,我可能早就不在世了。” 奶奶边摸着孙子的头边说着。在记者采访过程中,闵子说着说着,发现奶奶的头发有些乱,便转身拿起梳子给奶奶梳头,“照顾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有啥好宣传,好表扬的,我希望奶奶能好起来,能多陪我一些日子,我就满足了。”闵子说话声小,但语气却十分坚定。记者张晶晶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