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街道以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等民政重点工作上,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升机关效能,维护好群众利益,打造民生服务新常态,让广大群众享受优质服务、得实惠。
完善操作规程,让低保在阳光下运行。他们严格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不断完善城乡居民低保操作规程,建立配合民政部门参加的居民家庭收入核对工作联动机制,对参保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核对与共享。组织社区干部开展低保对象大排查,并进行分类管理和定期复核,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杜绝人情保、错保,做到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和有报必查、有责必究。
关心老年生活,推进养老服务发展。他们落实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加快推进老年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志愿者、社区(村)干部加入服务队列,扩充养老服务队伍规模,推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以民情绿色通道活动为载体,察民情、晓民意、解民难、排民忧、聚民心,不断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居民群众的事虽然微小、细碎,但每一件事都是他们最需要做和最难做的事。街道组织各社区(村)每天在责任区巡视入户,掌握社情民意,接受群众投诉,及时上报解决。并通过悬挂民情信箱、记录民情日记、开通民情热线、发放便民联系卡等方式,畅通居民群众民情反映渠道,及时调查受理反映的问题。根据居民意愿,召开民情恳谈会,设立群众接待日,及时疏通居民利益表达、诉求渠道。建成便民服务大厅,开展“一站式”服务。有效满足居民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街道工会联合会多渠道聆听民意,成立社情民意调查组,发放调查问卷。向职工群众征求有关办事效率、帮扶就业、城市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便于街道掌握第一手民情信息。组织工会专干深入企业加大走访力度,对困难多、矛盾突出的片区多走、多问,深入了解和发掘职工的困难和诉求,对能够解决的问题当场予以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记录、上报,便于后续解决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