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记者调查首府冬季旅游景点冰雪节掀起冬季旅游热潮
内蒙古新闻网  15-02-11 09:03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以往提到内蒙古的旅游,人们脑海中浮现的都是蓝蓝的天空、大大小小的蒙古包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夏季热闹,冬季没人,每年只有夏季才是旅游的旺季。其实,位于北方的内蒙古冬季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冷,也是一种资源,冬季的白雪皑皑也是一种旅游资源。近两年,我市的冬季旅游也正在发展起来,滑雪场、滑冰场等冰雪节的活动也越来越多,那么我市的冬季旅游现状又是如何呢?

  冰雪节成市民冬季游玩的好去处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冰雪节”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1月底,新城区第四届“体彩情”冰雪节举行,来自新城区各委办人员及小学学生百余人齐聚大青山太伟滑雪场,共同感受冰雪乐趣。本届冰雪节以“冰雪庆盛世,和谐共分享”为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包括冰雪摄影展、雪上表演、趣味运动会等多个项目,突出了冰雪节活动的特色性和群众参与性。胜利街小学的学生、太伟滑雪场的教练以及部分艺术家奉上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和雪上足球、速降滑雪等专业表演,雪上拔河、雪地螃蟹跑等趣味运动项目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参与。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雪场上处处是欢声笑语。

  2月9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来到美丽的哈素海冰雪节,现场领略了冰雪节的风采。虽然今年我市降雪稀少,冰雪节用雪全部为人工雪,但这一点并没有影响到游客的热情,正是因为降雪少,人工降雪才显得格外吸引人。雪雕、滑雪、冰上自行车、雪地摩托、雪地坦克、滑雪圈、儿童雪橇等,供游客游玩的项目多得数不过来,精彩的场面也让人对这样的活动流连忘返。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来这里游玩的除了本市市民以及周边的游客,还有很多外地来的游客。内蒙古中青旅国际旅行社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南方来的游客也可从我市报团感受冰雪节,一日或者二日游的团大概在300元左右,有岱海、太伟滑雪场等冰雪活动,很吸引游客,尽管300元的团费里面不包含滑雪项目,但是自费玩耍的游客还不少,南方人看到北方的雪感觉特别新奇。另一家旅行社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其实南方游客对我们北方城市的雪景还是特别期待的,“12月份来的游客基本都没有见到大自然的雪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大雪茫茫的景象,他们只能到滑雪场来感受雪景。”

  哈素海冰雪节今年已接待游客近15万人

  “大年二十九至大年初一这3天,来哈素海敕勒川文化旅游冰雪节游玩门票免费,哈素海冰雪节开展一个多月以来,除了本市的游客外,来自广东和台湾的游客也不少。”内蒙古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区(哈素海)品牌营销总经理李萌表示,在大年初二当天,他们将会接待一批来自台湾的游客,这个来自台湾的旅行团大概有20人左右,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见过雪,大家都是冲着看雪、玩雪来的。

  李经理介绍,哈素海冰雪节的游玩项目非常多,有雪地摩托、雪地坦克、雪地卡丁车、滑雪圈、雪地悠波球、香蕉船、儿童雪橇、冰上碰碰车、冰上自行车等十几项活动,种类丰富的项目可以满足家庭、儿童、年轻人等不同群体的娱乐需求。“至今已经接待了近15万游客,这是第二届哈素海冰雪节了,今年的游客要比去年多很多。”李经理说。

  市旅游局:利用冬季冷资源丰富市民生活

  我市近几年冬季旅游发展越来越吸引游客,未来有哪些打算?市旅游局旅游促进科孙荣芳科长表示,为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丰富市民及周边游客的娱乐生活,呼和浩特市旅游局打造了冬季旅游活动。今年开展了冬季旅游活动有哈素海敕勒川文化旅游冰雪节、太伟滑雪场、北极光滑雪场、创智汇牌楼馆,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冬季民俗活动。这些场所都开展有冬季冰雪活动,哈素海冰雪世界的温泉也正在建设中,供市民娱乐的项目也越来越多。

  市旅游局旅游促进科孙坚表示,以往我市的冬季旅游是一个空白,冬季旅游也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因为没有太多经验,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开展冬季旅游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市民的户外活动,以往没有开展冰雪节活动的时候,各个公园和滑雪场也有相应的滑冰和滑雪活动,如今的活动会偏多一些。

  说到冬季旅游的发展,孙坚表示,就目前来看,冰雪节活动开展得还算不错,也得到了不少市民和游客的认可,他们也希望这样的冰雪节每年都能连续的开展下去,丰富市民的生活,将北方的冷资源也充分利用起来。(文/图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责任编辑 魏莉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