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蔺月梅:另一种坚守
 

  原标题:另一种坚守

  ——达茂旗百灵庙镇大街社区蔺月梅十余年孝敬公婆记

  “从没见过把公婆伺候得这么好的儿媳妇!”说到蔺月梅,街坊邻居谁提起她都竖起大拇指。

  在一座四间房的小院中,我们见到了蔺月梅。这是公婆和蔺月梅夫妇及二儿子祖孙三代生活的地方。在公公住过的房间,一张全家福挂在床边。说到公公去世的情景,蔺月梅的眼眶湿润了:“感觉我就像她的闺女一样,走了还挺想的。”她望着照片说。

  1998年,蔺月梅夫妇将已经年过80的二老从乡下接到了自己家中。当时,蔺月梅一边照顾丈夫和正在上学的儿子,患有气管病及高血压引起的严重失眠症的她,又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公婆的义务。从那以后,在街坊邻居的印象中,两位老人的衣服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干干净净的。婆婆牙口不好吃不了肉,但特别爱吃香肠,蔺月梅就保证婆婆天天能吃到香肠。“有啥可口的,先紧着老人吃。我们还年轻,吃的日子还在后头呢。”蔺月梅这样说。公公婆婆逢人就夸:“我那儿媳呀,真的没得说!”

  2000年的冬天,公公不小心摔倒,大腿骨折。出院之初,老人被女儿接去。可是没多久,老人却要求回到儿媳家。公公的日常起居蔺月梅悉心照顾,还帮着公公做康复训练。知道老人爱干净,她不仅保证每周给老人换洗衣服,还经常帮老人擦洗身子,为的就是让病中的老人过得更舒服些。就这样,几个月后,公公居然自己拄着双拐行走了。两年后,这位80多岁的老人竟奇迹般地完全康复了。

  祸不单行,在公公康复不久,婆婆又突发脑溢血住院,虽然经过抢救挽救了生命,但下半身却瘫痪了,只能长期卧床,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从此,蔺月梅又毫无怨言地侍奉起了卧床的婆婆,直到七年后老人去世。有一年,蔺月梅远在太原的大儿媳要生产,身边无人照顾,她只得匆匆赶往太原。但又放心不下这边的两位老人,后来,干脆将儿媳和孙子一起接到了身边,一下子,她照顾起了全家老小6口人。看到她一天到晚忙得脚打后脑勺,公婆自责地说:“都这岁数了还不走,活着给你们添麻烦啦。”每每听到这话,蔺月梅反而安慰老人:“身体好好的别说这种话,你们活得岁数大,才是我们的福。孝敬老人天降幅!”

  “孝敬老人天降幅”,蔺月梅家真的应了这句话。现如今,已经60岁的蔺月梅儿孙满堂,儿媳对她同样孝顺有加,新三代人也如同过去两位老人在世时一样,其乐融融。

  照顾公婆十多年,婆婆92岁寿终正寝,刚刚过世的公公也活到了96岁。:这位人们口中的好儿媳就是居住在达茂旗百灵庙镇大街社区的蔺月梅。

  蔺月梅对婆婆的照顾同样细致入微,虽然长期卧床,但婆婆从未生过褥疮。(孙美霞)

[责任编辑 李珍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