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把握经济新常态主要抓手 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
 

  原标题:把握经济新常态主要抓手 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区经济进入转型发展和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全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五大基地”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创新驱动调整优化要素结构,着眼协调发展调整优化区域结构,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不仅契合区情发展实际,也是经济稳中求进的核心要义,对于实现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区域结构

  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具有丰富的新内涵,其核心是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区域结构,实现我区经济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一)以“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是形成新方式的关键环节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必经阶段,实现这一阶段演化的重要标志是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是对转变发展方式在认识上的新拓展,充分体现了我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

  结构单一、链条短、层次低是我区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摆脱经济发展对能矿资源的路径依赖,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发展现状,必须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根据我区产业发展的短板,围绕“清洁”“新型”“绿色”“示范”等关键环节,突出优势特色产业向下游、中高端和最终消费品延伸升级等发展重点,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业精深加工度等为主攻方向,以建设“五大基地”为突破口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明确我区的功能定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区时提出的“五个结合”的要求,对于我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产业多元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是我区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

  (二)以创新驱动为重点调整优化要素结构,增强创新发展新动力,是形成新方式的主要突破口

  新常态下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发展动力的转换,经济发展将由主要依靠投资、物质资本积累、初级资源向更多依靠知识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和技术、管理等高级资源转变,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创新是关键驱动要素,将成为新常态下的新引擎,因此,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要素结构不合理是我区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根本转变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和初级资源拉动,原有要素投入、外延扩张的效应已见边界,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较低,创新要素不能有效地向产业、企业聚集,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要求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新常态下实现我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提供新动力,从创新中找出路,加快形成少投入、多产出、少排放、多利用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将创新驱动与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推动创新型内蒙古建设,以创新驱动为重点优化要素结构,是新常态下补齐要素短板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三)以协调发展为目标调整优化区域结构,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是形成新方式的重要路径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更加注重跨行政区域的、大区域的协调发展,要推动资源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配置,在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中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

  由于各盟市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区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够均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不断发现新的发展动力,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多点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根据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够均衡的基本区情,以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为重要抓手调整区域结构,构筑经济优势互补、功能定位清晰、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是我区积极适应新常态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形成新方式的重要路径。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珍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