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阿拉善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聚力“苍天圣地阿拉善”打造旅游产业新业态
内蒙古新闻网  15-02-16 16:35 打印本页 来源: 阿拉善日报  
 

  ——访阿拉善 盟旅游局局长刘冲霄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更有利于改善民生。2015年,全盟旅游工作将如何贯彻落实盟委(扩大)会议精神,重点做好哪些方面工作?记者专访了盟旅游局局长刘冲霄。

  刘冲霄说,2015年全盟旅游工作将以新业态、新作为促进“苍天圣地阿拉善”旅游品牌建设,把阿拉善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努力实现阿拉善旅游业的大发展、新跨越。

  “阿拉善盟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充分认清我盟旅游资源的区位独特性、唯一性和排他性,结合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我盟旅游产业发展定位,从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大局出发,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富民兴盟产业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刘冲霄说,今年我盟确定的旅游总体目标是:全盟旅游产业预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和30.4%,旅游业占全盟GDP比重力争突破9%。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刘冲霄详细介绍了全盟旅游工作的重点。今年,我盟将研究制定全盟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及管理办法,加强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额济纳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阿拉善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全盟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指导,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做好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区、胡杨林旅游区、贺兰山广宗寺旅游区的创建指导工作;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做好贺兰山福因寺旅游区、腾格里沙漠通湖草原湿地旅游区、腾格里沙漠天鹅湖旅游区的创建指导工作;按照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做好黑城-怪树林旅游区、居延海旅游区创建指导工作。加快发展农牧区旅游,对农牧家游接待户进行规范化提升改造,并在全盟进行示范推广,积极申报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与交通部门合作,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旅游服务功能,在各旗中心城镇建设旅游服务基地,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游客集散等服务,完善阿拉善旅游交通主干线标识系统,提升阿拉善旅游整体形象。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浓厚的历史文化都离不开对外宣传。”刘冲霄说,今年,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参加自治区旅游央视媒体捆绑宣传,完成“苍天圣地阿拉善”旅游宣传片拍摄制作工作,并在央视等优势媒体投放。继续举办阿拉善沙漠挑战赛,积极配合各旗做好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额济纳旗胡杨节、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等节庆活动。

  “人才队伍建设是旅游业良性发展的保障。”刘冲霄说,将深化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合作,协调创建毕业生实习基地,尝试建立大学和地方结合的智力支撑机制。同时,围绕旅游标准化建设、旅游管理人员、农牧家游接待服务、涉旅酒店接待服务、旅行社接待服务等,做好旅游从业人员的分类培训和旅游市场监管工作。

  刘冲霄说,今年既是旅游综合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十二五”收官、谋划“十三五”的关键之年。全盟旅游部门将紧抓机遇、攻坚克难、务实开拓、持续推进,开辟新常态下的阿拉善旅游发展新天地。记者  彭燕

[责任编辑 张睿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