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数字时代打捞传统年味
内蒙古新闻网  15-03-02 10:55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文/郭元鹏 画/沈海涛

  今年春节,网络红包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红包的看法,电子红包制造了数十亿元的现金流,这个春节成了抢红包的舞台……不少市民戏称,年夜饭没吃好、春晚没看好、话没说好,主要任务就是抢红包了。(2月26日《北方新报》)

  电子红包是数字时代的产物之一,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数字时代的春节。数字时代的春节固然有很多美好的地方,但是,任何事物都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过度了就冲淡了传统春节。电子红包还仅仅是一个方面,牵涉数字时代的项目还有很多,技术滥用下的年味缺失值得关注。

  想起小时候的春节,尤其是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的经典项目就是围坐在一起看春晚。虽然是一台黑白电视,但是那种幸福却是今日无法比拟的。而如今年轻人都是抱着手机抢红包,或者是用电脑玩儿游戏,各行其是,少了家人的共同参与,也就让亲情疏远了。

  数字时代是便捷的,数字时代是美好的。但是,在数字时代的春节里,我们更应该把握好一个度,不能让数字时代淹没了传统春节的年味,应该学会在数字时代里打捞传统的年味。

[责任编辑 李珍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