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西日嘎嘎查71岁老人吴结籽的家中,还未进屋就听见一老一少唠得正起劲。
“来!快上炕,炕上热乎,给客人沏茶。”吴结籽老人热情地招呼着记者。
老人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窗台上盛开的鲜花说:“要是在去年这个时候,这花早就冻死了。以前我那几十年的老房子四处透风,冬天可冷了。去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帮我盖起了新砖房,现在我家多暖和啊。”
“老额吉,一起去广场。”说话间,老人的邻居包兰推开屋门走了进来。
了解到我们正在谈嘎查变化后,包兰告诉记者:“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可丰富了,农闲的时候总有科技培训,过节还有文艺演出。现在年轻人都爱学习各种技术了,懒汉酒鬼少了,致富能手多了。”
嘎查现在有3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300平方米的嘎查活动室、3000册图书的草原书屋、100多平方米的“格格日乐”蒙语讲堂,还成立了由嘎查农牧民组成的玛拉琴艺术团,经常举办文艺活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还给嘎查买了电脑、四胡、笛子、电子琴、古筝、演出服装和音响设备。
谈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帮扶以来的变化,吴结籽老人感触更深:“以前见到我连招呼都不打的年轻人,现在开始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了。以前没事的时候,左邻右舍聚在一起唠闲嗑,有时弄得邻里之间关系不和谐。现在,年轻人不再贪恋酒桌牌桌了,都开始亲近种养技术。空闲时间聊的都是怎么养羊才能致富快了。”
为什么嘎查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那都是文化凝聚的精气神。”当记者提出疑问时,西日嘎嘎查党支部书记白国庆一语道破其中的奥秘。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帮扶以来,不断加强阵地建设,让嘎查群众休闲有去处;成立团队,培育牵头骨干,让嘎查群众娱乐有节目;转变观念,激活致富潜力,让嘎查群众致富有劲头;寓教于乐,催生乡风文明,让嘎查群众生活更幸福;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教育,积极破除“五风”,引导农民群众“富而思进”“富而思美”,全面推进乡风文明。
眼下,在西日嘎嘎查,酗酒、赌博、封建迷信、传播邪教的现象没了,比学习、比技术、比种养规模成了新时尚。感慨于文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67岁的岳赛音义很老人激动地说:“过去嘎查有村民大会、义务劳动、集体活动,老百姓都不愿意参加,现在嘎查的义务劳动、集体活动和村民大会大家都主动参加,嘎查老百姓把嘎查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一样。”
夕阳西下,在记者离开村子时,看到几个小伙伴在健身器材上嬉戏玩耍,十多个农牧民正舞动红绸,跳着欢快的安代舞……(驻站记者郭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