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兴安盟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帮扶巴彦呼舒镇西日嘎嘎查小记
内蒙古新闻网  15-03-02 14:31 打印本页 来源: 兴安日报  
 

  帮扶村里话变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帮扶巴彦呼舒镇西日嘎嘎查小记

  近日,记者来到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西日嘎嘎查71岁老人吴结籽的家中,还未进屋就听见一老一少唠得正起劲。

  “来!快上炕,炕上热乎,给客人沏茶。”吴结籽老人热情地招呼着记者。

  老人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窗台上盛开的鲜花说:“要是在去年这个时候,这花早就冻死了。以前我那几十年的老房子四处透风,冬天可冷了。去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帮我盖起了新砖房,现在我家多暖和啊。”

  “老额吉,一起去广场。”说话间,老人的邻居包兰推开屋门走了进来。

  了解到我们正在谈嘎查变化后,包兰告诉记者:“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可丰富了,农闲的时候总有科技培训,过节还有文艺演出。现在年轻人都爱学习各种技术了,懒汉酒鬼少了,致富能手多了。”

  嘎查现在有3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300平方米的嘎查活动室、3000册图书的草原书屋、100多平方米的“格格日乐”蒙语讲堂,还成立了由嘎查农牧民组成的玛拉琴艺术团,经常举办文艺活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还给嘎查买了电脑、四胡、笛子、电子琴、古筝、演出服装和音响设备。

  谈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帮扶以来的变化,吴结籽老人感触更深:“以前见到我连招呼都不打的年轻人,现在开始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了。以前没事的时候,左邻右舍聚在一起唠闲嗑,有时弄得邻里之间关系不和谐。现在,年轻人不再贪恋酒桌牌桌了,都开始亲近种养技术。空闲时间聊的都是怎么养羊才能致富快了。”

  为什么嘎查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那都是文化凝聚的精气神。”当记者提出疑问时,西日嘎嘎查党支部书记白国庆一语道破其中的奥秘。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帮扶以来,不断加强阵地建设,让嘎查群众休闲有去处;成立团队,培育牵头骨干,让嘎查群众娱乐有节目;转变观念,激活致富潜力,让嘎查群众致富有劲头;寓教于乐,催生乡风文明,让嘎查群众生活更幸福;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教育,积极破除“五风”,引导农民群众“富而思进”“富而思美”,全面推进乡风文明。

  眼下,在西日嘎嘎查,酗酒、赌博、封建迷信、传播邪教的现象没了,比学习、比技术、比种养规模成了新时尚。感慨于文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67岁的岳赛音义很老人激动地说:“过去嘎查有村民大会、义务劳动、集体活动,老百姓都不愿意参加,现在嘎查的义务劳动、集体活动和村民大会大家都主动参加,嘎查老百姓把嘎查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一样。”

  夕阳西下,在记者离开村子时,看到几个小伙伴在健身器材上嬉戏玩耍,十多个农牧民正舞动红绸,跳着欢快的安代舞……(驻站记者郭传华)

[责任编辑 张睿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