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通辽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她20年照顾瘫痪女儿不离不弃
内蒙古新闻网  15-03-04 11:18 打印本页 来源: 科尔沁都市报  
 

  吕秀今:把向学生推行《弟子规》当成人生使命

  在孩子面前,她是温柔坚强的母亲;在父母眼中,她是善良孝顺的女儿;在学生面前,她是个慈爱敬业的老师……她是科尔沁区第四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吕秀今。2月8日,在第四届“感动科尔沁人物”颁奖典礼中,吕秀今成为了十位“感动科尔沁人物”中的一员,她的故事也深深打动了现场的所有观众。 昨日,记者采访到了吕秀今,当记者问及她如何看待自己获奖时,她向记者递过来一份获奖感言,她说,这份获奖感言是自己的心里话,但颁奖典礼那天没有机会让大家听到。记者看到,这份获奖感言是这样写的:“在我最初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心里特别惭愧,诚惶诚恐不敢接受,因为这个荣誉对我来说是名不副实,德不配位,后来已成为事实,我就在想,这个荣誉对我来说意义何在?后来想通了,这个荣誉对我的意义在于:让我站在这个舞台上,给我机会表达这么多年积压在心里的那份感激和被感动的心情。”

  女儿六个月大时患病,20年悉心照顾不离不弃

  几日前,当记者与吕秀今商议采访地点时,她告诉记者:“家里不太方便。”当时记者并不了解,这其中的原因是家中有一个需要常年照顾的女儿。吕秀今告诉记者,她只有一个女儿,今年20岁,女儿六个月大时就患上癫痫,夫妻俩为此跑遍了全国多家医院。二十年来,夫妻俩不离不弃照顾女儿,艰辛可想而知。当吕秀今对记者讲述这些年的经历时,不禁流下了泪水。“女儿六个月大时受过一次惊吓,之后便高烧不退、全身抽搐,沈阳、长春、北京、上海……中医、西医、蒙医、藏医……跑了很多家医院,病情却没有好转,那么小的孩子,天天被病痛折磨,我和他爸的心都碎了。”吕秀今说。当时,只要一听说哪家医院能治女儿的病,夫妻俩二话不说,拿上包裹、借上钱就会跑过去,有一次,一家三口在北京一家医院一呆就是一个多月。 大笔的治病钱花出去了,可女儿的病情却不见好转,不能行走、无法用言语交流,只能慢慢恢复。“也许对于普通孩子来说,感冒发烧就是小事儿,打针吃药就行了,可对于我们来说,这很可能就是一场重病甚至要了她的命。”吕秀今说,在平时照顾女儿时,夫妻俩是小心再小心,不能让孩子凉着,也不能让孩子热着,基本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但是,她从没有抱怨过,更从未想过放弃。有一次,孩子做大手术,在外面等候的她从孩子进入手术室,一直哭到孩子做完手术出来。趴到孩子的病床前,绽放在孩子面前的却是一张灿烂的笑脸,她竖起大拇指对女儿说:“女儿,你真棒!”“再苦再难我不会让孩子看出来,我要让孩子知道我愿意为她这么做,因为我爱她!”就这样,一过就是20个年头。记者问吕秀今:“这么多年下来,有什么最忘不了的事,是怎么熬过来的?”这位年近五旬的母亲摇摇头说:“没有什么特别的,照顾女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吕秀今告诉记者,女儿很懂事,不论自己身体多难受,她总是把最坚强的一面留给父母,而自己也希望用“坚强”二字做女儿康复的力量。

  不管自己多累,每天看望父母是她必做的

  不管自己的事情多忙,照顾和看望父母也是吕秀今每天必做的。有人常常心疼地对她说:“搬到老爸老妈那吧,这样既能每天看到父母,老人又能帮你照看孩子。”但她每次都这样说:“他们年龄也都70多岁了,我不能让他们看见孩子这样,为我和孩子担心”。对父母孝顺不仅仅是为他们买东西才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体贴和牵挂。吕秀今学着为母亲理发,也让母亲为她理发,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这份幸福,这份爱。不管剪得怎样,她也会竖起大拇指:“老妈,太成功了!”就是这样,她在父母面前依旧是一张灿烂的笑脸,意在告诉父母:女儿的一切很好,爸妈放心吧!

  “巧遇”《弟子规》,从崩溃边缘将她拉了回来

  十几年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压得吕秀今喘不过气来,2003年,她偶然接触到了一本名为《了凡四训》的书,书中,作者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反省自己,我不能这样每天在压力下活着,我觉得只要自己做好了,生活就有阳光,命运就可以改变。”吕秀今说。随后,她又接触到了《弟子规》,“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豁然开朗了,它告诉我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七篇1080个字,我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觉得做人,就应该这样。”从学习《弟子规》之后,吕秀今慢慢懂得了如何调整心态,懂得了人生的价值所在。从那时开始,她开始痴迷于学习和分享弟子规。但自身心性得到提升并不是她的最终目标,在自己受益的同时,她也想让更多人受益。

  用《弟子规》教学生怎么样做人,怎样做好人

  2011年初,在校长刘杰的大力倡导下,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教育正式在四中推广,意在规范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行等各方面的修养,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基础,吕秀今便主动承担起了这项重任。准备开课的过程中,她收集的资料无数,看过的光盘无数。目的在于有更多鲜活的事例能让孩子感动,说服那些叛逆的孩子,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她虽然不是班主任,却也在观察每个孩子思想的变化,并一次次进行疏导。 一次她给学生上完课,留了这样一项作业:“小时候妈妈经常给我们洗衣服、洗脚,我们已经觉得这是件很普通的事,那么这次我们也为父母做一件普通的事好吧!做完后把感想给老师反馈回来好吗?”开学后,每个班级都交上了厚厚的学生感想。七年16班的宋春雷说“饭后,我帮妈妈洗刷碗筷,妈妈又得意的笑了。之后,我便实行我的弟子规作业——给父母洗脚。起先他们并不答应,后来我一劝,便欣然答应了,我端来洗脚盆,兑好水,用我的手试一下水的热度,感觉适中,再让他们把脚伸进水里,我的心突然感到酸酸的。我猛地抬起头,看见他们满脸幸福,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许多逆反的孩子,经过吕老师的开导后觉悟。更有许多家长,面对孩子的变化,就吕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更加认可和感谢。

  “我不是‘感动人物’,我是‘被感动人物’”

  在采访吕秀今时,她一直强调着:“我不是‘感动人物’,我是‘被感动人物’。”吕秀今说,这么多年来,有那么多人帮助、理解、支持、鼓励和包容她,曾经在她心里那份爱沉沉地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他觉得她亏欠大家的太多了。“2006年的时候,我女儿病情严重了,这时我婆婆也得了癌症需要手术,我必须请假带她们出去看病,当我走到领导门口时,还没说一句话,校领导就允许了,说:‘小吕,学校的事你别担心,好好照顾家里人。’那时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他们太理解我了。”吕秀今说,后来,她妈妈的一段话让她把这个包袱放下了。妈妈说:“你姑娘如果现在心疼你,拒绝你所有的付出和帮助,你是好受还是难受?”吕秀今说:“那一定是最难受的的。”“那将心比心,在你最难的时候,你的领导、同事、亲人和朋友,他们都真心真意地想帮你,如果你拒绝,他们一样难受。如果你把这份真情当成包袱,那他们做的就不是帮你,而是害你,那你就辜负大家了。”吕秀今仔细想想是这么回事,后来就不觉得大家为她做的一切是亏欠和痛苦,反而感觉到那种爱暖暖的。

  《弟子规》曾说:“济我之急、救我之危,皆恩也;一言之惠,一饭之德,亦恩也;恩之所有,即易报答;虽无其力,而怀德之心,时时不忘。”吕秀今说,在她最难的时候,救济她、帮助她的人,都是恩人,现在,她一直告诫自己,没有理由和资格再索取什么,她只想用《弟子规》的教学报答给所有人。记者张晶晶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魏莉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自制花灯很环保
挑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