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来函】真是一场“及时雨”
 

  我是翁牛特旗桥头镇东洼村村民。22年前,我家三胞胎儿子降生的喜讯在这个小村迅速传开,我们夫妻俩既喜又忧。喜的是有了3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忧的是即将面临的养育3个孩子的沉重负担。

  除种家里的8亩口粮田外,我卖雪糕、收废品、外出打工、学做各种活计,绞尽脑汁挣钱贴补家用。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有好心人给我家捐过款,我们家被列入农村低保家庭。在我的孩子们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由于有国家的种种好政策,我的3个儿子才得以顺利成长并接受教育。

  2013年,长子武林考入河套学院农业水利工程系,经多方筹借,加上孩子在暑期打工挣的钱,武林勉强入学。2014年,另外两个儿子武琪、武星复读一年后同时考入内蒙古农业大学交通工程系。通知书来了,可是我们夫妻俩怎么也高兴不起来,3个孩子一年6万余元的费用,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正在这时,自治区对城乡低保家庭大学生一次性补助4万元的政策出台了,我的两个孩子得到了总计8万元的补助金额。这8万元真是一场“及时雨”啊!至此,我的孩子们的命运出现了转折。看着孩子们快乐地迈向大学校园的身影,我打心眼里感谢党、感谢政府。我也经常教育孩子们,要好好做人、好好学习,将来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赤峰市读者武宝东)

[责任编辑 魏莉 ]

镜头里的女代表委...
赏花灯
敬老红包
乔迁
舞起来扭起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内蒙古玫瑰绽放利比里亚
快乐过“三八”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