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诚信招牌最亮眼
内蒙古新闻网  15-03-10 09:21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自3月3日刊发《本报诚信联盟服务月活动诚邀企业加盟》的相关报道后,商超、家电、旅游、汽车、建材、房地产等30多家企业相关负责人相继打来电话,加入《北方新报》诚信联盟,并希望联手呼和浩特各行各业,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诚信消费市场。

  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从字面上来理解,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的意思。自古以来,作为一种道德力量,诚信不仅是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同时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明清时期的晋商之所以名声显赫,在世界经济史学界能与意大利商人相提并论,最关键的秘诀就是诚信经营。

  商人逐利是正常现象,只要能诚实守信、守法经营就无可厚非。可是近些年来,一些商家信奉无商不奸的教条,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坑骗消费者,结果践踏了商业诚信、毁坏了行业声誉,甚至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格力总裁董明珠最近在评说前不久国人在日本抢购马桶盖、电饭锅的事件时就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是我们在为原来的不诚信买单。

  其实,诚信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同时还是一个法律问题。去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有明确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不难看出,商家不诚信无异于自掘坟墓。《北方新报》诚信联盟服务月活动开展以来之所以能吸引多家企业参与,原因就在于他们清楚这样一个道理,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诚信就是最亮眼的招牌。

[责任编辑 魏莉 ]

镜头里的女代表委...
赏花灯
敬老红包
乔迁
舞起来扭起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内蒙古玫瑰绽放利比里亚
快乐过“三八”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