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行进中国 走基层】希望虎头鞋老手艺能够传承下去
 

  原标题:希望虎头鞋老手艺能够传承下去

  过去谁家有小孩儿都要自己制作几双虎头鞋,一是舒服,二是寄予了长辈的祝福。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很多传统的老手艺、老手工艺品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家住呼市战备路社区的薛继兰老人,多年来一直坚持手工制作虎头鞋,她希望有人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薛继兰老人说: “我今年83岁,制作虎头鞋的技艺是我小时候跟老人们学会的,现在我岁数大了,虽说身体还行,可眼睛高度近视,裁缝活一类的做不了了,但是喜欢做针线,还能做虎头鞋。 ”现在老人正在教社区里的居民这项手艺。老人的两个外孙女是学美术专业的,对老人的手艺很感兴趣,也跟着老人学习。

  老人介绍说,虎头鞋的制作布料最早是家织土布,后来出现了丝绸、缎子、条绒及各种现代布料,翻新变化十分迅速。 “因为小孩的皮肤娇嫩,纯棉制品比较合适。 ”薛继兰老人对记者说。

  “虎头鞋的做工相对复杂。一双地道的虎头鞋,必须全部手工缝制。 ”老人念叨着, “别看这虎头鞋不大,一双鞋做下来要经过十几道工序。 ”正是因为制作程序多,很费功夫,所以现在制作手工虎头鞋的人越来越少了。如今,薛继兰已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了,她表示只要自己身体允许,还会坚持做下去。更想把这种传统的手艺传承下去,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学习、继承这门手艺。(记者 毛锴彦)

[责任编辑 李珍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墒情良好 备耕扎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