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015赤峰·中国北方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暨全国农高会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展示交易会在赤峰国际会展中心落幕。大会交易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设备、新成果4815项。现场完成交易额2.8亿元,意向成交额6.5亿元。参加本届大会人数13.8万人次,形成了广阔的买卖方市场,实现了各地经济融合、技术合作、信息交流、成果共享等多项指标,超过了预期效果。
本届农博会规模宏大、成效显著,充分体现了“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一主题。展会主要内容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展、实用技术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题展、现代农业装备展、优质畜禽展、科技合作项目签约、科技论坛、专家咨询服务、网上样品展等九方面,确定了新品种、农药、化肥、节水灌溉、设施农业、农牧业机械装备和信息化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运用等七大重点技术。
本届展会采取综合展会与分会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展会设一个主会场和三个分会场,主会场设在赤峰国际会展中心,三个分会场为元宝山区的内蒙古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红山区的赤峰天虹花卉市场、松山区的全家梁设施农业科技园区。展览面积合计7.3万平方米,重点展示了设施蔬菜花卉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设备、新产品等方面内容。
参展商1258家,分别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辽宁、黑龙江、山东、山西、湖南、江苏、四川、广东、安徽、内蒙古、香港、深圳、台湾等1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来自美国、荷兰、法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德国、挪威、韩国等8家国外企业。截至闭幕前,参加网上展出的企业175家,展示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450种,企业和科研院所成为展会主体。大会举行了商家代表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共有31个项目签约,其中现场签约10项、自行签约21项。签约项目数量创近年新高,签约金额达2.8亿元。大会举行了“京蒙(赤峰)第五次科技合作洽谈会”,来自北京的24家企业和科研院所与我市38家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了面对面的项目洽谈和对接。有合作意向的双方还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更深层次的交流,使得京蒙科技合作由政府层面深入到企业、科研院所点对点对接合作的层面,这标志着农博会正逐步由现场实物交易向技术交易转变,有力提升了农博会的档次和水平。有四位专家学者在农博会期间进行专题讲座,内容主要有农机产品质量国家强制性标准、农机产品安全标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供货企业网络操作、专利基础知识及专利文献利用等,另外还有植保技术讲座及新产品发布。综合展会之后,还将组织16场农博会的旗县区分会。 (记者 李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