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回来啦!今年你家拉了几车沙子啊?”
“已经100多车了,准备把那几亩地都盖上……”
走在奈曼旗六号农场的田间地头上,记者见到很多翻斗车载着黄沙来回穿梭,相识的村民互相打着招呼,说笑着,却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忙得不亦乐乎。原来,这是有盐碱地的农户在为自家的地拉沙盖碱。
春耕临近,农民陆续开始忙碌起来,为春耕做准备。五分场农户孙学礼告诉记者,他家的80亩耕地全部都是盐碱地,以种植玉米为主。“往年没拉沙盖碱的时候,一亩地玉米产量仅有800多斤,收成好的年份也就是900多斤。”孙学礼边说边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近几年,场里推行拉沙盖碱,一车沙子180元,一亩地两车沙子就能全覆盖,买沙子也不用跑远道,农场附近就有卖的,我家80亩地全都覆盖上也只花了2万多元,当年平均每亩产量达到了1300多斤。去年是我家拉沙盖碱的第二年,亩产量提高到了1600斤,由于粮食卖得好,收入了10多万元!”
六号农场副场长肖景超介绍说,六号农场共有耕地4.4万亩,以盐碱地为主,土壤板结现象严重,拉沙盖碱是治理盐碱地的主要方法之一。盖沙当年就能提高产量,经过三四年的治理便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拉沙盖碱如今已经成为六号农场农民春备耕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培育新型农民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农场多次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民们开展农业技术知识专题讲座,农户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有效治理盐碱地的方法。截至目前,全场已有3万多亩盐碱地得到科学治理。盐碱地变良田,农户增产又增收。
正往自家地拉黄沙的农户张军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去年,邻居家的地通过拉沙盖碱,亩产量达到了1700多斤,而我的地亩产才1200多斤。今年我也试试这办法,秋收时每亩地增产300斤应该不成问题!”(特约记者王岽通讯员向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