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草原信仰”残疾人艺术团的“家长”——楠丁
 

  原标题:“家长”楠丁

  3月29日,记者与楠丁通电话时,他正忙着装修录音棚。“我们准备出专辑《草原信仰2》”,他说,“租录音棚太贵了,我们自己有地方,装修成录音棚能省不少钱。”

  2011年,乌审旗苏力德苏木朝岱嘎查的楠丁召集了15名残疾人,组建了“草原信仰”残疾人艺术团。这是一群热爱歌唱、热爱艺术的人,有男有女,有蒙古族有汉族。他们来自全区各地,除了鄂尔多斯本地的,还有来自呼伦贝尔、赤峰、锡林郭勒和阿拉善的。团员中年龄最大的52岁,33岁的团长楠丁是最年轻的。“草原信仰”艺术团能唱蒙语歌,也能唱汉语歌,是个蒙汉兼通的艺术团。楠丁就是这个蒙汉融合的大家庭的“家长”。

  艺术团成立之初,有人不愿意加入,楠丁就耐心做工作。“我都要死的人了,还参加什么艺术团哪!”额定木图在电话里这样拒绝楠丁。楠丁一问,知道他才40多岁,就说:“咱们都是残疾人,这么年轻可得好好活!加入艺术团能唱歌,还能拿12个月工资,演出完事回家该干啥还干啥。”硬是把他从杭锦旗请了过来。现在,就是让额定木图走,他也不走了。“只要艺术团不散,我就一直跟着你干!”

  每年6—9月演出季,团员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苏力德苏木,然后辗转鄂尔多斯、呼市、锡盟、陕北,从城市到农村牧区,进行公益演出。楠丁每月给每名团员开1000块钱工资,演出期间还包吃包住。“他们跟了我,我得让他们有饭吃。”楠丁说。楠丁每天踩着假肢忙里忙外,他经营着金银加工店和旅馆,养活着一个5口之家,还要从家庭收入中拿出十多万元给团员开工资。

  2009年,楠丁出版发行了个人首张专辑《渴望》。没学过音乐的他,自己作词、作曲,唱出了不平凡的心声。2011年底,艺术团首张专辑《草原信仰》发行。同时,楠丁自己的第3张个人专辑《问候》面世。2012年,“草原信仰”艺术团代表鄂尔多斯参加全区第三届残疾人艺术汇演,节目《残疾人梦》获得二等奖,《各民族和谐》《黄河九十九道弯》获得三等奖。自治区和当地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楠丁和他的艺术团名气大增。

  呼伦贝尔的齐齐格在电视上看到“草原信仰”艺术团的表演后,几次给电视台节目组打电话,就是为了要到楠丁的联系方式,“我就是想亲自告诉他,我特别佩服他,支持他!”现在,齐齐格和楠丁还时常电话联系。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如此支持和鼓励他们,让楠丁和团员们十分感动。“我很早就想组建自己的艺术团。我是一个残疾人,我了解残疾人遭遇的苦难和困境,残疾人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想拥有自己的舞台。”楠丁说,“有这么多人支持,我们一定会走得更远。”

  除了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这个蒙古族青年还特别乐于助人。 “要是没有楠丁,我儿子早就辍学了!”这是乡亲满都拉常向人们说的一句话。大约3年前,满都拉的儿子拿着高中录取通知书兴高采烈地回家向母亲报喜时,母亲一下子愣住了。半晌之后,她才不得不对儿子说出家中的困境和心中的无奈,劝孩子不要读书了。孩子一听,急得哭着跑了出去,正巧碰上楠丁。楠丁听完孩子的哭诉,领着他来到满都拉面前,答应每学期给他1000元助学金,直到孩子毕业。现在,满都拉的儿子在楠丁的资助下,即将完成3年的高中学业。

  不久前,楠丁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14年度“全国乡村好青年”荣誉称号,我区共有3人获得此项荣誉。乌审旗团委特意组织了巡回宣讲,宣传楠丁的事迹。面对荣誉,楠丁坦言自己很高兴,但也觉得有压力:“我一定要把艺术团带好,更得干出点事儿来对得起这个证书!”(记者 陈春艳)

[责任编辑 李珍 ]

乳业博览会开幕
夕阳乐园
我的风筝我的梦
安全牢记心间
119名残疾人拿到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精雕细刻
最炫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