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18081户城市居民由“忧居”变“宜居”;村落中、溪沟旁飘出缕缕花香,43万乡村百姓从人居环境整治中受益;七沟八梁间铺通条条坦途,200余个行政村搭上了交通扶贫的“幸福快车”……
政府倾情尽力,百姓舒心暖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松山区初衷不改、力度不减,坚持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向民生,继2014年超八成“财政蛋糕”切向民生后,2015年再次投入近9亿元巨资,实施“十个全覆盖”、通村油路建设、生态脆弱地区移民、“三到村三到户”扶贫、老旧小区改造及窄街僻巷治理、保障房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十大惠民工程,涉及便民、惠民、利民实事上百件。
投资5.25亿元,在80%以上行政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改造农村危房2500户,完成农村街巷硬化467公里,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7处,完成736户“户户通”、247个行政村及场圃“村村响”建设任务,启动15所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工程,改造升级农村电网32.6公里,新建农村文化室143个、卫生室65个、便民连锁超市120个。
投资3.3712亿元,新建通村油路100公里以上,完成生态脆弱地区移民1667人以上,为低收入农户发放冬季取暖用煤补贴4202万元,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村容村貌改造等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60个,完成56万平方米旧小区改造和7条巷道治理,完成270套保障房续建并落实好200套保障房新建任务,在实施好77个贫困村“三到村三到户”扶贫攻坚工程的同时,筹资1000万元,撬动金融部门贷款1亿元,开展金融扶贫工程,实现1.4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实施中心城区平房燃煤炉灶环保改造计划,年内改造5000户,连续实施三年。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力争新增城镇就业3200人。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额提高至35万元,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17元和12元,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在上年基础上提高32.6%。(驻站记者 杨丛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