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既防假冒又提身价 锡盟80万只羔羊要办“身份证”
“去年我家的180多只羔羊打了耳标,秋季出栏的时候,企业对打耳标的羔羊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元收购。我家进入追溯的180多只羔羊每只多卖了二三十元。”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乌力吉德力格尔嘎查牧民朝古拉刚与肉业工作人员签订了羔羊收购协议,他笑着说,“再过几天专业技术人员将再次给我家羔羊打上耳标。”
锡林郭勒盟是我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全盟牧业年度肉类总产量约25.7万吨,其中羊肉11.7万吨。但一直以来,国内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假冒伪劣的锡林郭勒羊肉,严重影响了“锡林郭勒羊肉”的品牌声誉,也给百姓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为了保护和培育好“锡林郭勒羊肉”品牌,锡林郭勒盟计划利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该项工作被列入国家工信部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和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追溯体系试点项目。
今年,锡林郭勒盟将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等7个旗市和锡林郭勒盟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额尔登肉业等19户企业列入试点范围,计划为80万只羔羊建立可追溯档案。为调动养殖牧户及生产加工企业参与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的积极性,盟、旗两级财政按照每只佩戴耳标羔羊12元的标准落实工作经费,这19家试点加工企业将按胴体每公斤至少高于市场价1元收购牧民佩戴耳标羔羊的基础上,对能够维护企业和牧户的合法权益,组织牧户统一销售的合作社,试点企业按每只佩戴耳标羔羊3元服务费支付合作社。预计3—5年,盟、旗两级财政累计各补贴1亿元。
据了解,有追溯体系的每一块羊肉上都贴上二维码标签,二维码中包含的信息包括这只羊是谁家的,用过什么药,吃过什么料,怎么加工的等信息,消费者只要扫一下产品外包装上的二维码,羊肉制品的每一个生产加工环节都一目了然。目前,追溯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我区周边地区,销售渠道主要为直营店、商超和餐饮企业。(记者 张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