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劳动者故事】褚振武:这就是个苦活计
 

  开栏的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我们身边,普通人追逐梦想不懈奋斗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讲述精彩故事,记录中国梦追梦路上闪光的足迹——今天起,内蒙古日报社推出梦系列全媒体产品——“追梦365”,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同步报道我区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普通百姓尽责圆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人事迹,讲述党员干部服务圆梦、广大职工实干圆梦、青年学生成才圆梦、农牧民群众致富圆梦的动人故事,激励全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凝聚更多正能量。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我们率先推出一组劳动者的追梦故事,与读者朋友分享。

  原标题:褚振武:这就是个苦活计

  “春季天气变暖,管道漏水的现象也会增多,昨天晚上,我们还去现场进行了维修。”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维修中心主任褚振武说。白天和工友们开展春季供水管线检修,晚上在单位值班应对突发的停水和跑冒滴漏,这几天褚振武特别忙。

  褚振武今年46岁,在乌兰浩特市自来水公司工作20多年来,从一名普通的维修工人成长为供水维修中心的负责人,2013年被自治区总工会命名为自治区“金牌工人”,2014年被兴安盟盟委、行署评为劳动模范。

  供水抢修工人工作环境艰苦,一个深坑、一堆泥土、一滩污水、身上沾满泥水的工人围在管道周围,拆卸阀门、焊接裂缝、更换水表,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冰、晴天一脸灰、雨天一身泥,就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褚振武属于一到抢修现场就像铁人的工作狂。

  乌兰浩特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维修中心20多名工作人员承担着全市供水设施的维修维护工作。每次接到供水抢修电话,褚振武总是带领工友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进行维修,有时他们还要穿着水衩下到冰冷的泥水中作业。

  2012年2月7日,乌兰浩特市爱国街49组供水支线突然漏水造成大面积停水。为了尽快恢复供水,褚振武带领两组维修人员天不亮就来到维修现场,用电镐挖冻层找漏点进行抢修。漏点堵住后,他们又把挖出来的泥土往坑里回填。冬天里天寒地冻,溅在身上的泥水瞬间结成了冰碴,手套也被冻在铁锹上拿不下来。到中午换班在车上吃盒饭时,褚振武才发现自己的手连筷子都握不住了。经过近一天一夜的连续奋战,到次日凌晨3点,他们终于完成了抢修任务。

  2012年春节期间,乌兰浩特市物流园区DN160主管道冻结,大年初一大面积断水。褚振武立即带领人员赶到现场,联系罐车从热电厂买来热水烫管。为了防止管道再次冻结,褚振武把工作人员分成两班,白天、晚上轮流疏通,一直战斗到正月初七将供水恢复。

  去年五一节期间,乌兰浩特市批发市场住宅楼附近的自来水管线,因污水积聚导致严重腐蚀泄漏,如果停水维修,污水就会进入自来水管污染水质。褚振武和工友们只好先带水清理地沟内近一米深的垃圾。他们穿上水衩,忍着刺鼻的气味在地沟里艰难作业,干一会儿就得上来透透气,经过4天半的连续奋战,终于完成了近30米的PPR热熔管的改造工程。当褚振武和工友们沾着满身泥污从地沟里钻出来时,周围的居民主动打来清水,帮助他们冲洗污物。一位老同志竖起大拇指:“你们这工作真不易呀,这年头很少有人愿意干这么脏的活了,自来水公司的工人就是不一样!”

  工作中,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维修时间,褚振武带着维修中心的业务骨干,反复琢磨,发明了“水泥井盖开启器”和“PPR管道维修阻水器”,有效地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维修工作效率。2014年,维修中心维修各种用水故障2067处,为320余户用户解决了自来水水压低及无水难题。

  节假日是家人团聚休息的日子,可是褚振武和他的队友们却经常不能休息。今年春节前夕,因为抢修管道,他们一直工作到大年廿九的下午才收工。

  “这就是个苦活计,只要有维修任务,我们就要随时冲在前面。干供水维修这一行,家里的忙基本帮不上,但是想到能够让居民及时用上水,苦点累点我觉得值!”褚振武说。(记者 苏永生)

[责任编辑 李珍 ]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校园里的激情那达慕
就等着住新房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