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侦破特大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内蒙古新闻网  15-04-20 16:5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按照行动方案,专案组抽调精干警力对高雷展开全面侦查。在大林公安局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专案组民警迅速摸清了高雷活动的轨迹和范围,并重点对其活动的路线和区域进行了严密布控,同时择机开展抓捕工作。

  2015年3月2日,一条线索反馈到专案组:“高雷可能于当日乘出租车到甘河活动”。根据这一线索,专案组迅速制定了周密的行动计划,并向局党委做了汇报。“不能放过任何一辆进出甘河的车辆,确保人赃俱获,切忌打草惊蛇”王胜局长提出要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车辆一辆接着一辆,盘查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然而,几个小时过去,却始终没有发现嫌疑人的踪迹。瑟瑟寒风中,办案民警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饥寒交迫,苦不堪言,但之前长达一个月的艰苦工作只为等待那位神秘“人物”出现,这一次绝不能半途而废,大家一边暗下决心一边死死的盯住前方。15时50分,在盘查了若干过往车辆之后,又一辆长途客车由远及近蹒跚而至。按照预定方案和分工,办案民警迅速做好了拦截、盘查准备,还没等长途汽车停稳,便迅速包抄上前,登上客车对所有人员、行李进行逐一检查。突然,座位上一名中年男子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引起了民警毕克业的警觉,这人偷偷用自己的脚后跟将座位下的布包往里轻磕了好几下。正是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让毕克业浑身一振,不动声色却瞪大眼睛像核对中奖彩票一样开始核对这名男子的身份证:高雷,男,1976年7月7日生,黑龙江省嫩江县……与“岭上飘”的信息高度吻合!老毕难抑兴奋,一把从他座位下拎出布包,高声喊到:“这包是谁的?”车厢内没人回答,“谁的包???”,还是没有人回应……“岭上飘,这包是谁的?”“不,不是我的!”男子游离的目光、结巴的回答和慌乱的神色让车上的所有民警都把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此刻,所有民警都意识到,老毕已然问中:他,就是“岭上飘”!果然,打开布包,2只毛色软亮而尸体僵冻的紫貂赫然映入众人的眼帘,接着一张又一张紫貂皮从包中抖落而出…… “别动!”未待高雷有丝毫反应,大队长郭立志、教导员宋万宝几乎同时出手,将其牢牢控制。“这包是不是你的?”面对民警的高声喝问,高雷在铁证前颓然低下了头:“是”。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飘无踪迹,算来算去,怎么最终还是栽在了警察手里呢……经清点,此次行动当场缴获高雷携带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紫貂皮17张、紫貂死体2只。

  案件审讯陷入僵局

  “局长,高雷抓到了,人赃俱获!”电话那头郭立志大队长传来消息。“太好了”王胜局长比办案民警更兴奋“固定证据,办成铁案!”。

  抓获高雷后,专案组当即召开案件分析会,制定了详细的审讯及取证计划,明确了人员分工,并有针对性地选择突破口,确定重点,展开突审。虽然人赃俱获,但审讯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尽管高雷在侦查人员的丝丝入扣、步步紧逼下承认了自己非法收购紫貂的事实,但当问及是何时、何地、从何人手中收购的紫貂时,高雷却含糊其辞,左右言他,拒不交待其非法收购紫貂的上线。无论怎么问,都始终坚称自己是走街串巷收来的,对上线信息避而不答。通过走街串巷就能收到紫貂这样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无论如何也难以让人相信,用办案民警的话来说,这样的回答简直就是在蒙骗小孩子、就是对森林公安的蔑视!紫貂小巧灵活,视听敏锐,行动迅捷,能游泳,擅攀树,昼夜可觅食,不是经验老道的猎手绝难猎到它。高雷能在林区收到紫貂,其中必有隐情!只有他供出收购上线,真相才能浮出水面。专案组在加大审讯力度的同时,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连夜驱车前往黑龙江省嫩江县依法对高雷的住处进行搜查;一路围绕高雷非法收购的上线展开秘密侦查。

  凌晨1时30分,夜色如墨、零下十几度的北方寒夜里,由吕敏军副局长带队的一路民警分乘2辆警车开始了跨省办案之路……经过4个多小时的疾驰奔波,困倦不堪又隐隐兴奋的吕副局长一行抵达黑龙江省嫩江县高雷的住所,但遗憾的是并未在高雷的住所斩获新的有价值的物证。

  与此同时,另一路民警的侦查工作也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校园里的激情那达慕
就等着住新房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