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医院成功开展新型全身兼容磁共振心脏起搏器植入
内蒙古新闻网  15-04-23 16:5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本网讯 4月21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介入手术团队为一名六旬心动过缓老年患者成功植入了一枚“不寻常”的心脏起搏器。

  这次起搏器植入手术是当日下午16时开始,历时4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

  据这次手术的操作者内蒙古人民医院急诊科王智勇介绍说,这名老年患者因心动过缓,甚至有时心脏还会停跳,急需植入心脏起搏器,但同时他还患有脑梗塞和脑供血不足,核磁共振对他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方式。但众所周知,在我国,植入起搏器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5-70岁左右,而这部分人群正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的高发年龄。MRI扫描在诊断癌症、骨关节疾病、大脑、脊髓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检查手段不可企及和替代的。然而,传统的起搏器可能会与MRI扫描设备产生相互影响,导致心脏起搏器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可能使导线头端过热而造成心内膜灼伤的危险。因此,以往大量的起搏器植入患者是被禁止接受MRI扫描检查的。

  可王智勇介绍到,这是一种全新概念的起搏器,可以使植入者不受任何限制的接受全身MRI检查,并且植入的部位也较传统起搏器更具安全性,也就是说,这名老年患者在植入这种起搏器以后依然可以正常地进行磁共振检查。这就是它的不寻常之处。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此次为患者成功植入可以全身兼容磁共振起搏器,标志着该院成为继北京地区医院后在华北地区范围内第二家开展此项新技术的医院,同时此例植入术为自治区首例,从而改变了植入心脏起搏器病人无法安全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的历史,是起搏疗法的新的里程碑。 (通讯员:王博阳)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校园里的激情那达慕
就等着住新房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