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伦贝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刷新新闻事业的每一个高度——记全市劳动模范娄万飞
内蒙古新闻网  15-04-24 09:24 打印本页 来源: 呼伦贝尔日报  
 

  “这项工作充满乐趣,充满未知,更加充满挑战!我们要时刻做到脑勤,勤学习、善思考,追求一切突破常规视觉的可能;要腿勤,要经常使自己处于捕捉新闻信息的良好状态,在跑动中发现新闻;要耳勤,多听多看,不耻下问,从平常的一些闲谈中能分析捕捉到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回顾30多年的新闻工作,现任呼伦贝尔日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主任的娄万飞感慨良多。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他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不断刷新着新闻事业的高度。

  娄万飞并不是科班出身的摄影记者,但凭着对新闻工作的无限热爱,他硬是啃下一本本枯燥无味的摄影专业书籍。同样因为热爱,几十年来,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新闻宣传事业上。从事新闻摄影工作期间,他不仅担负着重大时政新闻采访任务,也走遍了呼伦贝尔农区、牧区、林区各个乡镇及矿山。1995年12月,正是林区最冷的季节,为了拍到林业工人在一线生产的真实场面,他与林业采伐工人坐着拉木材的“爬山虎”赶赴采伐现场。“为了拍摄工人生产过程的整个场面,我在山上一呆就是大半天,相机冻得快门不落,脚冻得没有知觉,鼻子冻得发白,缓过来时又红又肿。但是看到照片见报后,还是感觉此次经历痛并快乐着。”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他始终用镜头关注呼伦贝尔的发展变迁。也是凭着这股子“拼命三郎”的韧劲,他成为呼伦贝尔首个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2011年6月,娄万飞正式担任呼伦贝尔日报社网络部主任,面对这个全新的岗位,他付出了如第一次拿起照相机一般的努力。在工作中,他不断拓宽视野、延伸触角,积极探索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新闻网站发展新模式。在他任职的第一年,呼伦贝尔日报网日点击率即突破26万人次,年点击率达960万人次。

  2013年9月,呼伦贝尔日报社网络部正式更名为呼伦贝尔日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呼伦贝尔日报网也形成了呼伦贝尔日报汉文网、蒙文网、吉里尔文网、俄文网、微博、微信、APP平台的全媒体发展格局。他精心策划了多个主题鲜明、反响强烈的专栏。通过新媒体的全方位视角,记录呼伦贝尔的发展变迁。

  如今,在娄万飞的带领下,呼伦贝尔日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已成长为一支知识型、能力型、活力型的年轻队伍,各项工作始终位于全市新闻宣传系统前列,曾被评选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多次被评为呼伦贝尔日报社“优秀部室”。

  多年来,娄万飞凭着谦逊为人、爱岗敬业的优良品德和优异的业绩,赢得了同行们的敬佩。他本人及其作品也多次获得市级、自治区级表彰。(记者刘雨竹)

[责任编辑 魏佩 ]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校园里的激情那达慕
就等着住新房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