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扑火他们奋不顾身赶往现场!
——饭都没顾得上吃就走了。
为了扑火他冲进去再也没有回来!
——7岁的儿子还在家里倒计时等着爸爸过“五一”节。
为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临危不惧一死四伤!
—— 牧民们的43万亩草场和家园保住了。
烈风火海见英雄 悲痛!壮哉!
内蒙古日报记者 蔡冬梅 吴青兰
辽阔的巴尔虎草原将永远铭记着一个英雄的名字!
汹涌澎湃的克鲁伦河将传唱着一支扑火英雄的赞歌!
4月17日下午,来自新巴尔虎右旗的数百名干部职工,和闻讯自发赶来的各界群众,为他们心中的扑火英雄白海峰送行。
英雄的骨灰撒入克鲁伦河,静静的克鲁伦河在呜咽。
2015年4月16日的那场草原大火,是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党员干部白海峰,这个蒙古族汉子留给草原最后的记忆,也是他一生中最悲壮的时刻。面对那场熊熊大火,他站在最前,冲得最猛,为了身后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白海峰和他的同事战友们,怀着对草原家园无限的忠诚和热爱,冲进火海,献出了他年仅39岁的生命,书写了一首不朽的英雄赞歌。
渔家沟,是这里的一座山,当地人习惯叫这里“475”山,新右旗工业园区敖尔金牧场就坐落在这里,是呼伦湖西侧牧草最为茂盛的草原。白海峰工作的新右旗工业园区管委会就在这座大山的旁边,一直以来,由于地形条件险峻,周边都是园区管委会的重点防火控制区。
4月16号中午,工业园区食堂厨师张清江正准备招呼大家到食堂吃饭,话音未落,就看到白海峰接听一个电话后喊了一声:“着火了,快点走!”说罢他抓起衣服,第一个冲出门去,跟几名职工一起急匆匆地离开了园区。
这个季节,出现火情是他们这里常有的事情。“我中午饭刚刚做好,突然他们接到电话说着火了,饭都没顾得上吃就走了。这中间就隔了不到一顿饭功夫,大约一个小时,后来就来信儿了,说这海峰出事了,人没了……”事情虽然过去10多天了,张清江还是不能相信身边发生的事情。
当时是位于敖尔金牧场西北面的满洲里机场方向发现了火情,由于风力太大,火势向牧场方向迅速蔓延。为了防止大火侵入下风口的敖尔金牧场,工业园区在家的全体职工立即投入了扑火战斗。
“牧民现在正处于接羔保育期,而且我们敖尔金牧民的草场非常小,每家也就两三千亩,草场烧没了就白接羔了,没有草场吃啥喝啥呀?一年的收入就都泡汤了。所以必须给他们保住草场!”对于当时的情形,园区司机宋海龙仍然记忆犹新。
13名园区工作人员在副主任于占民的指挥下,组成扑火队迅速出击。“当时部署的第一道防线是S203公路,当时我们是采取侧面迎击的方式,赶着火头打,可是风太大了,不到10分钟火就窜过了公路,转眼就过了新区。我们紧忙乘车往前面赶。当时我们拿着6台灭火器,白海峰背着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那个。当时看着火势太猛,我们就分成了前后两个分队,设置了两道防线。”宋海龙说。
16号这天,大风肆虐,瞬间风力已达到9级,吹得火舌四处乱窜,这样难以控制的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浓烟滚滚,热浪灼人,火势高达两米,如饿狼一般,狂吼飞奔而来。白海峰和同事们兵分几路,采取两翼夹击,追歼火头的方法,与来势汹汹的风煞火魔展开殊死搏斗。
“我们分两路冲进去扑火,大风突然转向卷了过来,原本快要熄灭的火苗顿时又变成一条火龙,瞬间在周边形成了一片火海,火势一时间吞没了白海峰他们所在的这片山口。”宋海龙哽咽了。
几个人的衣物都被火烧着了,钻心的疼痛烫灼着皮肤,浓浓黑烟笼罩中,刺鼻的烟雾弥漫,无法呼吸。困在火海的白海峰等5人内心的恐惧,无人知晓。扑火队员自然回忆,他当时跟在白海峰后面不远处,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可见度突然降低,原本在眼前的白海峰,顷刻间消失在浓浓的黑烟中。
短短几分钟后,当同事们从后面赶来冲进去,看到4位扑火人员已经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浑身无力的瘫倒在地。伤员呼伦告诉同事朝克图,白海峰还在里面!听到这一消息,朝克图立刻冲进浓烟中寻找白海峰的身影。
黑烟中朝克图模糊看到,先到一步的德力格尔已守在白海峰身旁,正在做着急救,而白海峰却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迹象。倒在地上的他甚至一直保持着灭火的姿态,身上的衣服烧得只剩下腰带和鞋子,手上还紧紧的攥着烧焦的灭火器的背带。“当时我一下子就懵了,根本都不敢想,不相信半个小时前还在一起说话的人,突然躺那儿不动了!真让人接受不了……”
4月17日下午的追悼会上,人们默念着白海峰的英名,追思着他为草原、为牧民做下的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安慰着他留下的年仅7岁的儿子和悲痛欲绝的妻子。
在家属的主张下,英雄的骨灰撒入了克鲁伦河,他的英灵融入了这片他深爱的、为之奉献青春乃至生命的巴尔虎草原。
在他生前用过的办公桌上,仍摆放着他还没有做完的畜牧业统计工作册。在他的宿舍柜子里,为“五一”节回去准备送给儿子的小手机也静静地躺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