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姐妹俩用“心愿布袋”圆父亲首都梦
内蒙古新闻网  15-05-06 11:0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原标题:姐妹俩用“心愿布袋”圆父亲首都梦

  生活窘迫的姐妹俩为了圆父亲的首都梦,用3年时间攒了4000元钱。在姐妹俩的“心愿布袋”里大多是1毛、5毛的零钱,但它却包裹着父亲的希望和女儿的一片孝心。面对记者的采访,80岁的何永成谈起首都之旅仍有些激动。

  今年4月15日,一位中年女子走进了包头一家旅行社,略带羞涩的她,用粗糙的双手从一个布袋子里掏出了一沓沓用红布条捆绑的1毛、5毛、1元、5元、10元的纸币。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工作人员说:“我父亲一直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看看毛主席纪念堂,我们攒了很久才凑齐的,也不知道够不够。”女子的旁边站着一位驼着背的老人,他就是何永成,看着女儿时眼神里满是喜悦和激动。

  这名中年女子名叫何平,多年前她从四川省汶川县来到包头打工,一直在小餐馆里做钟点工,一个月只有900元的收入,而她的妹妹何志仙因为眼睛有些残疾,开了一家小卖部维持生计。3年前,姐妹俩做了个“心愿布袋”,开始为父亲的首都梦攒钱。尽管收入微薄,但只要有余钱,即便是一毛两毛,姐妹俩都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心愿布袋”里。“小时候,我就知道老爹想去看看天安门,看看毛主席纪念堂。但是家里条件不好,一直没有能力。现在老爹年龄越来越大了,我们姐妹俩一定要圆了老爹的梦。”何平说。

  2月,何永成从四川来到包头,“心愿布袋”里也有了4000多元钱,姐妹俩到包头市各旅行社询问价格和行程,终于圆了父亲的梦。4月22日20时许,何永成在两位女儿的搀扶下,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得知何平姐妹的故事后,一些好心人还特意为他们准备了衣服和食品。踏上火车的那一刻,老人的眼里满是激动和向往。

  何平介绍,天安门和毛主席纪念堂的行程是在第三天。第一天,他们去了长城,第二天的行程是参观颐和园,当天晚上老人早早就睡下了,等待着第三天的到来。

  第三天,何永成父女凌晨3点就起床了,在天安门观看完升旗仪式后,姐妹俩特意和老人在天安门前合了一张影。但因为道路封闭的原因,当天没能去成毛主席纪念堂。姐妹俩想着再在北京待两天,一定要让父亲的心愿得到满足。但老人却不愿意再让女儿花钱,只能遗憾地踏上了返乡的火车。(首席记者 时婷婷)

[责任编辑 张睿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校园里的激情那达慕
就等着住新房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