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24处传统村落 留住游子浓浓的乡愁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苏波盖乡美岱桥村百年民居。

丰镇市隆盛庄南寺外景。

  前不久,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开始实施,文物保护又一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目前,内蒙古有24处传统村落被列入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些传统村落,承载着历史,传承着文明,以不同的历史渊源、风格特色和文化传承,寄托着草原人民的集体乡愁。

  隆盛庄访古

  从丰镇市区出发,向东北方向行进40公里,便到了隆盛庄。穿行于隆盛庄的大街小巷,在传统与现代建筑间行走,恍若在时空里穿行。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向人们讲述着这处村落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文明。

  隆盛庄镇镇长赵金夫告诉我们,历史上隆盛庄地区曾是明长城三道边上的重要关口——威宁口,该段长城修建于1396年,1768年,清政府招民在此垦荒建庄,概取乾隆盛世之意,定名为隆盛庄。至清末民初,成为闻名遐迩的商业重镇。

  历史上隆盛庄镇行政建制及区划变动较大。光绪末年晋北镇台移防驻此,署衙设于北庙东院内。民国初年开始设区,属丰镇县所辖。1926年,西北军在此设县佐,拟将隆盛庄改设县治,后因西北军退却废议,1932年改称镇至今。

  目光掠过现代民居,在古建筑上流连半晌。隆盛庄南寺,是清朝中叶由商、民捐资建设的庙宇,原是一座闻名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的庙宇。寺院虽经修缮,但是,现存古建筑,仍保持着清时的旧貌,特别是寺内壁画,半旧半新,旧的是清人手笔,新的是今人补画。寺院主持介绍说,南寺的修缮,始于1998年,近两年,才建造了南寺山门和食宿楼,进一步的修缮工作,还在进行中。

  由南寺至清真寺,只需步行10余分钟。清真寺建筑形式为传统的中国宫殿式风格,布局对称合理、玲珑精巧,全寺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体观庄严肃穆,巍然壮观,被列为内蒙古重点保护的清真寺之一。该寺始建于1751年,初有大殿3间。后因居民繁衍发展,来往商客川流不息,原大殿显得狭窄,沐浴室尤其拥挤,于1831年,加盖大殿计13间,教长室、满拉宿舍、沐浴室、库房等建筑一应俱全,形成里外三进院落,大门、二门、围墙、照壁、南北配房齐全的完美建筑群落。1926年又扩建大殿5间、抱厦5间,至今格局未变。

  赵金夫说,隆盛庄旧民居以四合院为主,总面积7000余平方米。其中,卢家大院,是清末一卢姓财主所建的一处四合院,约有100余年历史。该建筑大量使用砖雕、木雕,留有当时的生产生活记忆。隆盛庄大北街,是旧时贩卖牲畜的客商车马落脚住宿的车马店,约有100余年历史,现保存较为完好。

  史料记载,隆盛庄至光绪年间进入鼎盛时期,商家字号迎街,南北长约1公里,仅挂有牌匾的商号就达3000余家,经商人口2万余人。百余年历史,昔日的繁华渐逝,但是,留存的44处历史建筑,为今人讲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目前,六月二十四传统庙会,上三元干货系列加工工艺、四脚龙舞等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隆盛庄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次年,隆盛庄镇开始编制保护规划,建立了传统建筑保护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等几项规章制度,对古建筑、古井、石碑等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了重点保护。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墒情良好 备耕扎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