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提速
 

双奇药业发酵培养。

 赛科星繁育生物技术公司的科研人员进行精子分离操作。

  新途径越走越宽

  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是农业部定点生产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骨干企业之一,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获批国家创新型示范企业。公司凭“兽用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人才储备和科技条件累计投资8000万元攻克了细胞悬浮培养技术难关,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接轨,引领行业技术升级,成为行业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企业。同时该公司在呼市承建“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引领国内兽用生物制药产业升级,打造行业标杆企业。

  内蒙古永业集团组成的以仝宝生博士为带头人的煤炭腐植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创业人才团队,通过高科技手段研究推广“煤炭腐植酸提取技术及绿色农用产品的开发”项目,开辟了农牧业发展和煤炭转化利用的新途径。

  各类企业研发机构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呼市高度重视各类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载体、创新平台的培育、建设和升级,增强创新动力。此外,呼市通过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推广中心、大学科技园、如意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金川开发区孵化器等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为企业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提供技术咨询和信息咨询,大大加快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达226.21亿元,同比增长约30.3%。

  截至目前,呼市共拥有各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24家,其中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41家,市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83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9家,约占全自治区高企总数的三分之一,居全区首位;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家;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1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记者 贾永强)

  评论:科技创新需要接地气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强国之本,谁占据了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未来想继续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推动企业的扩张,来推动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困难,经济发展须寻求新的增长力量,它就是创新,要走“创新驱动”之路,依靠创新来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但是,科技不应曲高和寡,高高在上,而是应该多接地气,普惠大众。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科技创新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近年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的每一项成果,无不都是“来源于改善民生、服务于改善民生”。改善民生的巨大需求首先给科技创新出题,科技创新的成果又回到服务于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从一定意义上说,民生就是现实需求的最集中反映。瞄准民生、贴近民生、跟踪民生就是科技创新最好的导航仪。(钱曙光)

[责任编辑 李珍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墒情良好 备耕扎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