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市重拳整治美容美发市场
内蒙古新闻网  15-05-15 11:02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原标题:首府重拳整治美容美发市场 

  5月13日,首府25家生活美容美发经营单位负责人签署了《拒绝非法医疗美容承诺书》,承诺保证合法经营,作为生活美容机构,不具备开展医疗美容的资质和条件,绝不开展隆鼻、隆胸、抽脂、割双眼皮、注射美容针、激光、祛斑脱毛、中药灌肠、针灸减肥、洗文身等医疗美容诊疗项目;不开展涉及医疗美容项目的广告宣传;保证美容安全,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6项条款。当日,呼和浩特市卫计委卫生监督所召开了全市美容美发行业监督现场会,宣布为期2个月的美容美发场所专项监督检查活动拉开帷幕。

  据了解,本次专项活动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生活美容美发场所违法开展医疗美容行为,规范生活美容服务经营操作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分为动员培训阶段、检查整治阶段和总结阶段,历时两个月。呼和浩特市卫计委卫生监督所提醒广大消费者:生活美容是指运用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性手段,对人体进行的皮肤护理、按摩等带有保养或者保健型的非侵入性的美容护理。生活美容的从业人员指美容美发人员、化妆品和保健品的销售人员、时装设计及形象设计人员、保健按摩人员,目前尚无统一的技术职称标准。流行于社会上的各种美容师、高级美容师等分类,不是技术职称,属于各美容院从业人员对外的商业形象包装。生活美容经营机构只能进行生活美容,但是个别美容机构还违法违规提供祛眼袋、双眼皮、丰唇术、除皱、酒窝成型术等医疗美容项目。任何以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疗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和再塑,即医学美容和微整形都有风险,如果确实有需求,要到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就诊。生活美容场所的服务项目,不能达到宣传的医疗保健效果,每一个消费者都要对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行为负责,拒绝非法美容服务。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拨打举报电话0471-6626081。(查娜)

[责任编辑 魏佩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墒情良好 备耕扎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