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土右旗美了村庄乐了村民留住了乡愁
内蒙古新闻网  15-05-18 10:28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日报  
 

  核心提示:土右旗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变化,生活环境得到巨大改善。

  7.55亿,108个村庄,2014年,土默特右旗结合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活环境得到巨大改善。

  以前的土右旗威俊村,土村路中间的河槽,到处都是垃圾,臭气熏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虽有抱怨,但又习惯了这恶劣环境。去年,威俊村开始美化村容村貌,对河槽进行了集中治理。原来的垃圾沟、臭水沟变成了现在的景观河。潺潺清水,淌过村庄,让这个青山脚下的小村庄真正依山傍水。

  环境美了,人们的行为也美了。现在,哪怕一丁点的垃圾都不会有人再往河里倾倒,人们开始习惯这美丽环境带来的美好享受。紧闭的窗子打开了,紧掩的门也打开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三五成群,喜笑颜开,唠唠这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推开镶嵌金色“福”字的红色大门,走进贺成全村村民刘金叶家的独门小院,记者看到,硬化的院子里一大一小两间房屋,红色的屋顶瓦片,灰色的飞檐,白色的墙体,金色的铁门、窗框,窗沿儿下、墙角边黄褐色的瓷砖,屋顶上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甚是气派,走进屋里,明亮的地砖、漂亮的灯饰……,记者感叹,这屋内的装修和城里也没有多大差别。2室1厅1厨1卫,厨房里抽油烟机,卫生间里热水器、座便器一应俱全。

  “厕所搬到了家里头,上厕所不用出门了,房顶上还统一安装了热水器,能在家里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这要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看着这屋内的一切,刘金叶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

  2014年,土右旗贺成全村实施整村改造,建成农民新居50户,并配套建设了道路、广场、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今年,贺成全村将继续建设50户农民新居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陆续将会有更多村民像刘金叶家一样从危旧房中搬入农民新居。

  近年来,随着土右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耕作、经营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农业机械集翻地、播种、施肥于一体,让农民摆脱了过去繁重的人工劳作。支农惠农的政策、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农民富裕了,空闲时间多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土右旗加大了对农村精神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文化活动室、体育健身室、村民阅览室等活动场所在土右旗乡村遍地开花。

  美岱桥村文化广场建成后,跳广场舞成为了这里村民的新时尚。宽敞整洁的广场上,绿树掩映,花草缀饰,亭台、雕塑搭配得恰到好处。有事没事村民都喜欢去那里溜达溜达,乘乘凉、散散步、聊聊天、跳跳广场舞,好不热闹。广场上的环园水系成为了孩子们的水上乐园,嬉戏打闹,尽显童真。

  “实施‘十个全覆盖’,人人心里乐开怀,美丽村落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美岱桥村文化活动室里,张翠英和她的搭档唱着新编的二人台。“早上跳跳广场舞,下午唱唱二人台,现在的生活好不自在”休息间隙,张翠英告诉记者。

  “真是稀奇,过去用过的农具都摆在这了”。美岱桥村民俗博物馆里,74岁的村民赵大娘用颤巍巍的手触碰着曾经的年代记忆。

  机械化种植,让村民最富有感情基础的古老农具走进了这个新建的民俗博物馆,成为了历史,但却留住了乡愁,留住了这个全国传统古村落的集体记忆。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要记得住乡愁”,土右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突出村庄生态环境的整治改善,更结合各村地域特色、文化底蕴,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留住美丽乡村的美丽乡愁。(特约记者陈智超)

[责任编辑 魏佩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墒情良好 备耕扎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