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女生发帖寻医救 母获得帮助送母入院
内蒙古新闻网  15-05-20 11:23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5月14日,一则寻医救母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为此,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先后于5月15日和19日分别联系到发帖人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生赵红芳和内蒙古工业大学校方,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我是赵红芳,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人,现就读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是管理学院大二学生。我妈妈得了尿毒症,肌酐值1500多,老家的医院判定严重贫血、心衰、胸腔有积水,需要透析,但可能猝死,于是家人放弃治疗把她送回家。棺材放在家里,黑白照挂在墙上,除了我,家人不相信我妈妈还有救。现在妈妈的水肿情况基本消失,一天排便1至2次,小便3至4次,这说明她并没有到无药可医的地步,她只是身体太弱。我家境贫寒没钱给妈妈治病,家人怕她死在医院不让往医院送,我没有办法,只希望有知情好心人提供偏方,缓解她的尿毒症,让我早日回到内蒙古继续我的学业。”5月14日,这则寻医救母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转发。

  大学女生发帖寻医救母

  赵红芳今年22岁,她的母亲几年前患上了尿毒症,四肢软弱无力,常常呕吐,先后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医院、乐山市医院等就医治疗,但由于家境贫寒,治疗总是断断续续。今年年初,赵红芳母亲的病情愈发加重。

  5月15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第一次拨通赵红芳的电话,话筒那边的声音非常低沉。当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说明来电意图后,赵红芳先表示了感谢,然后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我母亲患有尿毒症,今年年初情况开始不稳定,于是四处就医。主治医生表示她的病情很严重,应尽早透析,但由于她的身体太虚,透析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会猝死。听了医生的话,家人认为我母亲肯定没救了,而且也没钱再继续为她治疗,又不想让她死在外面,就很坚决地把她接回家里。我劝阻了很久,但家人都认为我母亲已经无药可医,只能等死。我不相信,我觉得我母亲还有救,她只是身体虚而已,所以发了帖子,希望能找到一位医生帮我劝服家人,不要放弃给我母亲治疗。”

  赵红芳听说母亲被送回家,牺牲学业回到老家,劝家人让母亲继续入院治疗。赵红芳说:“我回到家以后,看见母亲的状态非常不好,整日呕吐,吃不进饭,身体消瘦了不少。再加上家人对治疗我母亲失去了信心,把她的黑白照片都放在了最显眼的地方,沉重的气氛和整日的哭声极大地影响了我母亲的情绪。但据我了解,尿毒症晚期会出现排便不畅等状况,可我母亲现在还未出现此种状况,所以我坚信她还有时间接受治疗。”

  然而,虽然赵红芳与家人商量多日,但家人依旧不同意将她母亲送院治疗。

  偷偷送母入院治疗

  昨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联系内蒙古工业大学得知,赵红芳的事情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同学们在校内发起了捐助活动。学校老师也与四川省团委取得联系,将赵红芳的事情告知。经过多方努力,四川省中医院决定接收赵红芳的母亲入院治疗。

  当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再次拨通赵红芳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明显轻松了许多。“16日那天,学校老师告诉了我省中医院要接收我母亲入院仔细检查的消息,我特别激动。但家人依旧认为我母亲无药可医,即便去了医院,检查结果还是一样。没办法,我和母亲只能偷偷到了省中医院。我母亲已经入院3天了,经过保守治疗,已经不怎么呕吐了。主治医生说,透析绝对能让我母亲的病情好转很多,能活好多年。我把这个检查结果告诉了家人,家人听后也非常高兴,开始积极地面对母亲的病情了。”说到此,赵红芳激动地哭了起来,一直感谢老师和同学对她的帮助。

  据悉,通过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师生捐款,赵红芳已经筹集到了1万多元钱,她会用这笔钱来救治母亲。

  赵红芳说:“透析需要一大笔钱,一万多元钱只能支撑一阵子。因为给母亲治病,家里已经一贫如洗,所以等母亲的病情稳定了,我就回学校好好学习,并打工挣钱给母亲治病。只要母亲在,我做什么都值得。”(记者许婷)

[责任编辑 魏佩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墒情良好 备耕扎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