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山东:高考加分政策作出调整 考生家长注意看
内蒙古新闻网  15-05-28 09:47 打印本页 来源: 青岛新闻网  
 

  2015年高考将近,关于2015年山东省最新高考政策考生和家长做过全面了解了吗?

  1.2015年山东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山东省2015年高考加分政策将作出调整,5类全国性鼓励性加分项目将取消,5类扶持性加分项目保留。

  一、调整高考加分政策掌握的原则:取消鼓励性加分,保留扶持性加分。

  取消5项全国性鼓励性加分项:

  1.体育特长生。

  2.奥林匹克竞赛。

  3.科技类竞赛。

  4.省级优秀学生。

  5.思想品德突出者。

  保留5项扶持性加分项:

  1.烈士子女(高考总分低于高校调档分数线20分以内的可向高校投档,由高校决定是否录取)

  2.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总分低于高校调档分数线5分以内,可投档,有高校决定是否录取)

  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高考总分低于高校调档分数线10分以内,可投档,由高校决定是否录取)

  4.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加10分) 5.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的退役军人(加20分)

  二、考生符合对个条件的加分项的分值计算

  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条件,只能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加分或降分,不可重复计算。

  三、取消的加分项目何时执行?之前获得的加分项目是否继续执行?

  新的高考加分政策自2015年1月1日起执行,之前高中阶段获得的有关加(减)分项目的荣誉、奖项、名次和称号的考生,仍按照山东省原有要求执行,但是加(减)分值不超过5分。

  2、2015年山东高考政策变化

  山东英语听力考试将回归

  资料显示,山东高考自主命题始于2005年。

  当年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全由山东省自主命制。

  至2007年,除小语种外,所有科目实现全部自主命题。

  至于为何会先拿英语“开刀”,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主要是因为山东所有高考科目中,英语试题的难度最接近全国卷,“这一点教育部有关专家意见一致。”

  那么,山东今后是否会有其他科目加入到使用“全国卷”行列,该负责人表示有此考虑。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增加“全国卷”使用省份,国务院有明确要求。他表示,省里的政策一旦教育部批准,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不过,至于其他科目何时将会使用全国卷,目前尚没有具体时间。

  取消全国性加分政策:山东正制定相应措施

  根据《意见》,2015年1月1日起,5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取消,具体包括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赛获奖生、科技类竞赛获奖者、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

  2015年1月1日后,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上述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学生,是否具有加分资格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

  不过,就算是保留相关学生加分资格的省份,加分分值也不能超过5分,而且要加强资格认定和严格管理。

  特别是对体育特长生项目,体育部门要重新对二级运动员资质进行复核复测,教育部门要按相关标准进行严格测试。

  3、2015山东高考改革方案:严禁擅自招收预科生

  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2015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对进一步规范高考加(降)分政策进行相关规定。明年的高考将严格控制高考加(降)分项目,合理设置加分分值,取消部分加分(降)项目,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具体加(降)分调整内容报教育部备案后将另文公布。

  在通知中,省教育厅也在最后重点提出了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和办学行为的规定。

  省教育厅规定,各高校要认真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格招生计划管理,严禁无计划或擅自突破计划规模招生,严禁擅自招收任何形式的预科生,严禁通过混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方式进行欺诈招生,严禁违规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

[责任编辑 马铃翔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墒情良好 备耕扎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