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37年义务理发2万次 赤峰市57岁老人温暖村庄
内蒙古新闻网  15-05-29 09:10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一个人,一把理发剪。37年义务理发2万次,服务从不间断,一分钱报酬也不要,一句怨言也没有。他是2015年2月“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扣河林村57岁的农民残疾人温常革。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位已近“花甲”之年的草根理发师傅默默无闻地把爱无私奉献给众乡亲的呢?

  他接过哥哥的接力棒

  1978年8月5日,温常革的哥哥温常林接到镇里通知,让他去镇卫生院上班。这应该说是个喜事儿,但有一件事儿犯了愁,平时给乡亲们剪头的差事就得停了。当时,温常革刚满20岁,身体又有残疾。

  “不碍事的,哥哥你就放心上班去吧,这段时间我在你旁边偷着学剪头,学得差不多了,剪子不能停,我来干!”温常革自信请缨。从此,他从哥哥手里接过义务为乡亲们理发的接力棒,挥舞着剪子,奉献爱心服务众乡亲。

  空闲时,老哥俩谈到为大伙儿剪头这事儿,哥哥开玩笑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没白传授,弟弟比俺做的要好得多。我现在退休了,可以给你义务当小工了。”

  微笑服务拒绝收钱

  2015年2月20日,温常革家的一个小屋子里,人头攒动,大人小孩,一拨又一拨。原来,快过年了,左邻右舍尤其是放假的学生们,蜂拥而至,来排班儿剪头发。

  13岁的二嘎子笑嘻嘻地说:“温爷爷剪头就是不薅不疼,又赶时尚。”

  面对来剪头发的,热心的温常革总是耐心地笑脸相待,从无怨言。有人看他挺辛苦的,过意不去,要给点儿钱,他执意拒收。还劝大伙儿:“小事儿一桩,何必较真儿,钱、钱、钱,多没劲。”

  助人为乐从不耽误

  2007年3月5日,村里因患脑血栓身体瘫痪的李清有去世了,温常革很痛心,为他理了最后一次发。此前,他已为李清有免费上门理了7年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李清有的女儿感动地说:“温大爷已经成了我爸的义工了,到时候不请自到,每次都想给点钱,表达一份意思,但他总是婉然拒绝。”

  “老温头,他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恩人。23年来,他每两个月为我剪一次头,风雨不误。给钱也不要,总是一句话‘老哥们儿,应该的,不讲钱儿’。”同村长年生病、行走不便的林广友说。

  2005年9月3日,温常革82岁的老母亲患脑出血瘫在炕上。他一边耕种11亩农田,一边照料老人。直到2010年2月18日,老人安详地走了。这5年多里,在家务和劳作压力下,他始终没有耽误为乡亲们理发。

  事迹感人温暖村长

  2014年4月,敖汉旗开展机关干部大下乡活动,在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过程中,恰逢拖着病身子的温常革给屯子里5位70多岁的低保户挨个儿上门理发,党员干部现场受到了教育。

  常年患病,温常革经常为其理发的60岁的村民李国忠说:“老温是个好人啊,这些年理发一直没间断过,从没有过一次抱怨。只要你吱一声,他不管咋忙,总是爽快地答应,还一分钱不要。如果要按平均每人2元钱收费的话,到现在总该有四五万元了。”

  问起温常革给乡亲们理过多少次发了,他说:“记这个干啥?算个什么事儿嘛。这些年,我一个单身残疾人,平日里,乡亲们没少帮俺种地、拉庄稼、购置农机具,给亲人们剪剪头是举手之劳,怎值得一提呀。”

  2015年2月12日,赤峰市敖汉旗旗委宣传部文明办工作人员看望慰问了道德模范温常革,并送去1000元现金。温常革感激地说:“我要用这些钱更换填补一些理发器具。”

  37年,温常革用一把小剪子服务乡亲,他的感人事迹如春风般温暖着和谐的小村庄。(记者陈秀俊 通讯员郭友利)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墒情良好 备耕扎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