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少鸣笛不乱停受赞
高考期间,所有考点都设置了标语,提示过往考点的车辆禁止鸣笛。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走访中发现,车辆途经考点,不论是走是停,鸣笛的次数确实很少,这也为参加考试的考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受到了市民的广泛称赞。
7日9时许,在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学考点,正值考试时间,同时也是出行的小高峰,不少车辆经过此处均有短暂的停留。停留过程中,很少有车辆鸣笛,大家都很自觉、很有耐心地等候通过。
不光如此,很多车主为了不影响考生考试,在附近路口就直接掉头,避开考点选择其他路线行驶。
采访中,一位车主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我的孩子去年参加的高考,所以我知道安静的考试环境对于考生来说有多重要。少鸣笛,多绕行,其实就是在帮助这些孩子。我觉得这样的行为应该弘扬,更应该延续。”
还有一些家长,为了不影响考场附近的交通,将车辆停到了很远的地方,市民韩春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说:“关心孩子考试可以理解,但如果乱停靠车辆,尤其是停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或者扎堆停在考场门口,这样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反而可能会影响考生。我觉得可以把车停在考场附近的停车场,这样不会影响交通,孩子考完试也可以尽快回家休息。”
志愿者用行动诠释文明
在高考考场的大门外,游走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遍布各个考点,不论晴天雨天,都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们待人接物总是笑脸相迎,对市民的问题总会不厌其烦地进行解答。他们就是高考的志愿者。
来自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志愿者联合会的戴鑫同学介绍,这次他们学校共有20名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主要就是帮忙疏导交通,为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考试环境。她说:“祝愿学长学姐都能安心考试,考出好成绩。”
考点现场,志愿者全部穿着橘红色上衣,一部分同学摆放标语、打着大条幅为考生加油鼓劲,另一些人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我们的任务就是给家长们送一送水,看谁有困难帮一帮,还有就是协助交警保持道路的通畅。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志愿者活动,挺荣幸的。”一位志愿者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阿姨,这儿真的不能走,您就从旁边绕一下吧,也很近的。”“这里不能停电动车,您要是非停到这儿,我们就帮您推到对面的道牙上,您看行不?”很多志愿者奔忙在考点周围,他们做的工作很繁琐,需要多说话,却也备受考生家长的称赞。
一位家长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这些志愿者都很累,他们总是忙这忙那,遇到市民有不懂的问题,他们不断地去解释,直到懂了才作罢。
“有了他们,高考现场才那么温暖。”有市民这样说。
不和谐音——
有人利用爱心进行诈骗
相较往年,今年高考期间的文明现象多了不少,但也有一些不文明现象,让很多人觉得不合适。
近日,在朋友圈疯狂传播着“绿丝带”、“黄丝带”的祈福信息,称3日为限,将自己的微信头像换成这些标志,用来给考生祈福。
这样的信息短时间内充斥着微信朋友圈,很多微友看后表示:“为孩子祈福,这个必须有!”也有人认为,这样做存在风险。
市民刘先生说:“如果大家的头像都变成这个样子,骗子潜伏在你的微信群里冒充你向你的朋友和亲人借钱,你还能分清谁是谁吗?这样做有可能会让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希望市民提高警惕。”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发现,不少媒体就此事已经进行报道,证实这样做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而有些地方已经有人因此中招,受到诈骗。
“不少人趁着这个时间,利用人们的爱心进行诈骗,实在可恶!”有市民斥责,“这样的行为太不道德!”
考场外垃圾遍地伤人心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不少人在考场外蹲守的同时,也对周遭的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在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考点外,许多企业向学生家长散发传单等宣传品,一圈下来,几乎每位家长的手里都有一沓。考试结束后,这些东西或多或少的被遗留在台阶上、马路旁。而这也成了环卫工人的心头病,市民眼里的不文明。
“每年都会有,高考时最忙的是考生,高考后最忙的是我们。”一位环卫工人说。
“家长们中午都休息了,我忙到一点多才吃饭。”负责清扫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考点附近的环卫工人称,仅仅一上午她就清扫了5个蛇皮袋的垃圾,多为宣传单、饭盒等,连附近的垃圾箱都被塞得严严实实。
“学生在里面考试,在外陪考的家长的行为也是一项考试,现在看来显然不合格。”家住考点附近一小区的马先生经过考场时感叹,部分家长随地乱扔垃圾的行为不能给孩子做好表率。
“希望家长能以此为戒,不要让这些纸张污染了考试环境,更不要让做出这些行为的人成为别人眼中的没素质和不文明的人。”一位市民说。(记者 蒋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