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鄂托克旗实行“3+2+1”服务模式共建富民路
内蒙古新闻网  15-06-12 16:21 打印本页 来源: 鄂尔多斯日报  
 

  鄂旗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部分嘎查存在党组织作用发挥难、党员集中难、组织活动难、服务群众难,产业板块小、单独草牧场面积小、合作经营规模小,嘎查集体经济少、农牧民收入来源少等“4难3小2少”现状。为适应牧区经济形式和产业结构新变化,着力破解制约嘎查经济发展难题,近年来,旗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在农村牧区创新性推行“双增双提双服务”工程,同步探索实行“3+2+1”服务模式(即由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党员中心户+产业协会+农牧户、产业党小组+产业协会+农牧户组合而成,3指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产业党小组,2指合作社和产业协会,1指农牧户),旨在有效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牧区建设、合作社(产业协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互促共赢。目前,全旗已有党员中心户138户,产业党小组覆盖种植、畜牧、文化和旅游等多个领域,涉及合作社达78家。

  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党支部,要做到“一核心两强化三协调”。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强化党员中心户和产业党小组的组建运作;协调扶持牧区建设、合作社(产业协会)发展、农牧户增收等各类项目政策,协调合作社(产业协会)与农牧户合作共赢关系,协调嘎查科学发展。党员中心户,要做到“一带头三联系四必到”。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的示范带头作用;党员中心户向上联系党支部,进一步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落实好党支部分配的工作,向下联系党员和农牧户,进一步延伸服务农牧民群众的网络体系,横向联系合作社(产业协会),深入宣讲政策、研商发展计划,动员引导农牧民从事规模养殖,架起合作社(产业协会)与农牧民之间的桥梁纽带;切实做到政策到社、组织到户、服务到人、工作到位。产业党小组,要做到“一对接两帮助三融入”。充分发挥好与嘎查“两委”班子经常性对接的链条作用;帮助合作社(产业协会)谋划发展思路、搭建创收平台、协调解决困难,帮助农牧户加入合作社(产业协会),扩大产业规模;有效做到组织、党员和服务三个融入,切实让基层党建渗透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促进嘎查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合作社,要做到“一中心三配合三到位”。充分发挥好服务嘎查经济发展、提高农牧民收入的中心枢纽作用;配合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和产业党小组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配合嘎查“两委”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配合协会发展好嘎查现有产业;确保产前服务、产中指导、产后销售全部到位,提高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消除农牧民后顾之忧。产业协会,要做到“一整合三配合五培育”。充分发挥好产业资源整合作用,进一步扩大同类产业的规模;配合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和产业党小组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配合嘎查“两委”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配合合作社发展好嘎查现有产业;培育致富能手、党员技术能手、规模经营示范户、合作社和产业基地等。

  农牧户,要做到“一转变两遵循三提升”。农牧户要在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产业党支部的正确指引下,主动转变“单打独斗”的思想观念,积极加入合作社和产业协会;要遵循嘎查“两委”关于嘎查集体发展的思路和规划,要遵循合作社和产业协会的有关章程和集体议事决定;要努力提升增收致富的信心、知识和技能。

  通过试点实践证明,“3+2+1”服务模式有效将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渗透到推动农牧区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发家致富等关心群众切实利益的各个节点,通过发挥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产业党小组力量带动合作社和产业协会发展壮大,进而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方式,共同创建出了一条为民、帮民、富民的硬路子。

  (刘文庆)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