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一进两开,虽然不大,却也安静亮堂,前有林果枝头,后携疏风朗月,人居其中,乐得闲适。“我打算在外间摆几套定制的桌椅,用来接友待客;里间设书桌、书架,完全是我自己的空间。写了四十年,这回真的能有个象样的地儿了。”马婵华给我们“指划”着书房的布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生于乡村,长于乡村,种着十几亩地,养着几十只羊,马婵华就是一个再朴实不过的农民。然而这个农民不爱高屋大房,却心心念念着一片专属的“小天地”。究其原因,只因他那颗热腾腾的“文艺之心”。
早在少年时期,马婵华的“文艺因子”就开始萌发了。那时,他是伊金霍洛镇的第一届初中生,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他备加珍惜。除了上课,他四处“搜翻”找书读,并尝试写一些小短文。17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马婵华的学业只能停下来。学业中止了,可学习并未就此打住。回家务农的他,整日收音机不离手,听新闻、听评书、听故事,从中了解政策方针,积累写作所需的词汇。当时,村里来了工作组,组长杜荣华爱好写作,颇有才气。在杜荣华的影响和鼓励下,他正式拿起笔,写人物、写故事、写变化,并积极向外投稿,没过两年就被《鄂尔多斯日报》发展为通讯员。从那时起,他的笔就再也没有放下过。
马婵华不写“之乎者也”,善作“串串话”,自己得心应手,乡亲们也喜闻乐见。新方针、新政策下来,在大家还“翻”不过来的时候,他就把事实融入“四六句”中,用说顺口溜、打快板的方式,让大伙容易理解并乐于接受。“跟着形势走,跟着社会的发展走”,这是马婵华写作的一个原则,也是他的作品能够“沾土气”、接地气的主要原因。上世纪70年代,他写农牧民生活当中的好人好事;80年代,他赞土地承包的好;90年代,他的笔触转向家庭和谐;进入2000年,他讲普法、说计生,还当上了政策宣传员。现在,他把目光投向了“十个全覆盖”工程。
马婵华所在的龙虎渠村是2015年伊金霍洛旗“十个全覆盖”工程示范嘎查村之一。适逢这一“东风”,全村上下无不欢喜,都全情投入到了建设当中。一栋栋镂空灰砖院墙的小院掩映在田园绿荫中,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电线换成了粗的,村里还新建了小广场,一到晚上便十分热闹……看着村里发生的这些大变化,体会着村里人节节拔高的“精神头”,欣赏着这摇曳多姿的曼妙绿野,马婵华的创作热情再度“爆表”,“词儿”一个个地从脑中蹦了出来。“烂房子盖成新房门窗窗亮,不要好政策赶死也新房住不上”、“好政府给咱把路修在家门口,光溜溜的油路你抹开来走”、“农网改造把那粗线换,再也不用吃那夹生饭”等形象贴切的话语,让村里人对“十个全覆盖”更加认同,“十个全覆盖”也因此跃升为龙虎渠村的最热话题。
展开龙虎渠村“十个全覆盖”的图纸,乡风文明的印记亦在其中,清晰可见。龙虎渠在“修外”的同时又“修内”,少不了马婵华的笔头。在伊金霍洛镇、伊旗文明办的支持下,由马婵华主编的《我们的龙虎渠》于2015年5月15日创刊,龙虎渠从此有了自己的村报。虽是一份小报,却涵盖了龙虎渠的昨日和今天,还有对未来的展望。村史连载,从西口之路回溯历史;村“两委”换届和“十个全覆盖”进展情况,图文并茂,此为村内要闻;“精神文明”和“生活”版面写身边人、身边事,旨在把和谐之风传播开来。这些精彩的内容,都是马婵华和编辑部其他六位成员自己搜集材料、自己编写而成。提起这一过程,马婵华不言困难,只谈热爱。他说,要让文字中迸发出来的正能量激发每一个人,为龙虎渠“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出谋出力。村报一月一期,马婵华要让这份小报成为全村的“精神宝典”,由此鉴古照今,书写龙虎渠更加美好的明天。
于外,因了“十个全覆盖”,龙虎渠村改易旧貌,焕然一新;于内,马婵华这样的乡贤文人,把文化有力注入龙虎渠这一池活水中,让文明之花绽放乡野,遍地生香。龙虎渠的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是马婵华与时俱进、依旧热乎的笔触。在他看来,龙虎渠的事怎么也说不完,等他坐进自己的书房里,再慢慢说。(池小花马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