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卓尼赏洮砚
内蒙古新闻网  15-07-12 23:2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洮砚作品.

雕刻师正在制作洮砚作品

  本网讯(记者 范悦怡)充满意境的李白望月,精巧别致的荷塘月色,设计新颖的心心相印……7月12日,记者在甘肃省卓尼县一家洮砚制作工厂里看到了许多精美的洮砚作品。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的洮砚,在一代又一代雕刻师的传承发展下展现出更大的艺术魅力。

  洮砚是四大名砚之一,洮河绿石产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喇嘛崖一带的峡谷中。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

  多年来,卓尼县高度重视洮砚文化产业的开发、传承与保护。为保护洮砚文化的独特性和地域性,原产地喇嘛崖“宋坑”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经积极申报,洮砚文化于2006年、2008年分别被列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卓尼洮砚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雕刻技艺)艺术之乡”。2014年,卓尼县被命名为“中国洮砚之乡”,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为其授予匾牌。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干部帮咱剪羊毛
室内自驾游
长卷献给党
新创歌曲唱响草原...
倡导低碳节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感受边境城市风情
夏日草原套马表演展风情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