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温馨家园”让水文社区更温馨
内蒙古新闻网  15-07-13 11:21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以前除了在公园散散步,没有其他地方可去,现在来到‘温馨家园’,可以锻炼锻炼身体,也可以和老伙计们读读报、聊聊天。这里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使我们感到不再孤单。”说起社区里的“温馨家园”,家住赛罕区水文社区的居民李大爷一脸幸福。

  记者在赛罕区人民路街道水文社区“温馨家园”里的“手拉手康复训练站”看到,残疾人与老年人正在使用8种康复器械进行康复锻炼,有的老人在跑步机上慢走,有的肢残居民在进行手部肌肉拉伸的运动……

  据了解,水文社区位于新建西街以北,大学西路以南,东临前进巷,西至呼伦南路。辖区有住户2986户,总人口6342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1181人,占辖区人口的17.8%,残疾人133人,肢残62人,为老年人聚集型社区。“‘温馨家园’作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残疾人康复基地,设立在水文社区,面向整个人民路街道。社区站在残疾人的角度考虑,以残疾人的需求为导向,在赛罕区残联的大力支持下,打造了这个集康复、训练、文体活动以及就业培训为一体的‘温馨家园’多功能活动中心。”水文社区党支部书记田瑞玲告诉记者,“温馨家园”设立了3站3区,第一站是手拉手康复训练站,第二站是辅助器械服务站,第三站是日间照料站;第一区为温馨阅读区,第二区为劳动技能展示区,第三区为心理咨询辅导区。“‘温馨家园’的着力点不只针对残疾人,也面向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仅残疾人可以进行康复训练,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可以在这里进行基础性的身体锻炼。”田瑞玲说。

  “社区还专门成立了手工编织队,编织队由一些老党员、残疾人和社区干部共同组成。每周星期五下午请老师来为大家上手工编织课。社区免费提供编织材料,所有社区居民都可以免费学习。”在社区活动室,社区居民刘大娘一边摆弄着手中的毛线,一边和老伙计们聊着天。说起社区的温馨服务,刘大娘深有感触,“每节课我们十几个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的,非常高兴,既减轻了生活中的压力,也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关系,在这儿我认识了许多同住一个社区却以前没说过一句话的老伙计。”刘大娘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想要实现的是一个助人与自助的过程,其实自助远比助人的着力点要大。除了提供康复训练,提供温馨的环境,提供一个居家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让居民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感受到社区带给大家的帮助。”田瑞玲说。

  记者从赛罕区了解到,人民路水文社区以精品示范社区创建为契机,自2003年以来,社区先后被赛罕区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赛罕区社区建设先进集体,被市爱卫会评为卫生示范社区,被市科协评为市科普文明社区,2014年还获得全国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乐草原行
干部帮咱剪羊毛
室内自驾游
长卷献给党
新创歌曲唱响草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感受边境城市风情
夏日草原套马表演展风情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