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鄂伦春自治旗发起传统文化保卫战
 

  原标题:鄂伦春自治旗发起传统文化保卫战

  “现在的鄂伦春族孩子,平时用汉语交流,许多人已经听不懂老一辈说的本族语言了。”71岁的鄂伦春老人内淑梅忧心不已。这位鄂伦春族多个传统文化项目的传承人担心,鄂伦春族会失去本民族的语言。

  据了解,目前鄂伦春自治旗仅有300多人能熟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在其他传统文化领域,鄂伦春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扰。

  “没了语言环境,没了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方式,我们自然不需要再像祖先那样生活。”穿着T恤衫、牛仔裤,操着一口浓重东北腔的乌鲁布铁镇青年何连刚说。

  “我们正在与时间赛跑,不仅要让鄂伦春族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下去,还要让它给鄂伦春族创造更多财富。”鄂伦春自治旗旗委书记吕建伟说,为了拯救包括语言在内的民族文化,鄂伦春旗已经发起一场传统文化保卫战。

  在鄂伦春族主要聚居地之一的古里乡,2014年4月成立莫日根民间艺术团。古里乡乡长白丽说,这是一支传承鄂伦春民族纯正艺术文化和原始舞蹈的艺术团队,也是旗里成立的第一支民间艺术团队,目的是将民族文化以艺术表演的形式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鄂伦春。

  建队伊始,这个艺术团以鄂伦春传统民族服饰展、鄂伦春赞达仁和舞蹈《斗熊舞》为主打节目。“鄂伦春族能歌善舞,但真要用鄂伦春语来歌唱还是有相当的难度。通过学习和演出,艺术团成员现在每人能唱近20首传统民族歌曲。”白丽说,学会民族歌曲后,一些鄂伦春族年轻人才更加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宝贵和独特魅力。

  这支艺术团共有20多名成员,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仅有12岁。仅去年下半年,他们就演出了20场。

  鄂伦春旗副旗长何雪光说,为培养下一代对民族语言的热爱,旗里正在着手开发鄂伦春语动画片,并恢复已经取消多年的射击队。在托扎敏乡等地,政府已经开始组织猎民集体生产传统手工艺品,并让这些工艺品尽量能卖上好价钱,以吸纳更多猎民加入其中。(邹俭朴)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中蒙油画展开展
欢乐草原行
干部帮咱剪羊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香瓜上市
武川蘑菇远销福建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