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观点
在新常态下,如何加快餐饮企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总结来看,业内人士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调整经营结构
消费者的需求与心理支付能力是餐饮行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业内投资者在新常态下,都要鼓励支持大众化、有特色的餐饮企业设立和发展,以适应多层次消费者的需求。餐饮企业供应的菜品品种也要适当增加大众化菜品的比重,推出多款物美价廉的菜肴,餐厅装潢也应力戒奢华,强调特色,简约明快而不失高雅,舒适卫生而不失文化。
变革生产方式
餐饮业传统的靠前店后场,过于依赖个人技能烹制菜肴,过多依靠廉价劳动力搞人海战术的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形势的发展。新常态下,变革传统生产方式已成大势所趋,建立中央厨房,对菜品进行前期工业化生产,然后将半成品统一配送到一线网点,一线网点只需简易二次加工,实现标准化、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降低人工成本,利用互联网等新的生产方式成为转变的节点。
提高科技水平
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餐饮行业提高科技含量提供了时机与可能。新常态下,餐饮企业应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库房管理,从原材料整理、切配到厨房加工,从点菜上桌到买单结算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企业管理,增加企业利润。同时,随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餐饮行业的网络化营销也正方兴未艾。
争取政策支持
针对餐饮市场的急剧变化,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加快政策研究,调整税费收缴政策,鼓励大众化餐饮业的发展,对餐饮企业经营的早餐予以免税待遇,对各地强加于餐饮企业的不合理税费予以取消。对于正在进行的营业税改增值税工作也应将餐饮业作为独立的行业加以研究,考虑其取得增值税发票的实际困难,采取简易方式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