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媒体文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于得水:钻研《易经》悟出道图和道符
内蒙古新闻网  15-07-23 10:3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他几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易经》,悟出9张道图和10张道符,这些道图和道符填补了我国《易经》研究的新成果,也是一种很值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市文化人才库百人百组万人工程办公室主任张伟用这样评价于得水。

  去年11月,于得水的《天地人道图》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权。

  悟出道图和道符

  于得水今年67岁,家住呼市华新小区,外表看上去比同龄人更年轻些。“我从不与人竞争。1992年我从呼市副食品公司下岗后也是这样的性格。下岗前就在工作之余研究《易经》,下岗后除了打零工还是研究《易经》。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心态,心态好是年轻的第一要素。如果与人争,势必会花心思,花心思容易使人疲劳,人一旦疲劳就会衰老。”于得水说,他的年轻得益于年轻的心态。

  武术世家出身的于得水24岁结婚后就不再练习武术,而是改为打坐。每天家人睡觉后他便开始打坐至少2小时,有时是整宿都在打坐。“打坐有益于身心健康,有了好的身体才能工作,才能搞研究。”于得水每天坚持打坐,也坚持研究《易经》。

  说起研究《易经》,于得水显得格外有精神,“我做研究,是上百遍的阅读《易经》,并思考其中的奥秘,挖掘其深刻内涵与外延”。几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易经》,终于没让于得水白费功夫,他悟出了9张道图和10张道符。“道图讲究阴阳、五行和易理,道符则讲究法和人道。”

  研究成果获得专利

  于得水说:“我根据先人客观理论悟出微观的道与五行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法则。比如人类滥砍滥伐造成植被破坏引来了沙尘暴,这就是违反了宇宙间的大道。”

  于得水《天地人道图》去年11月份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权。“人为万物之灵,上采天三宝(日、月、星之精华),下采地三宝(水、火、风之灵气),同采人三宝(精、气、神),将这些所采的九宝合归为一,这样心态平衡就有正气。宇宙空间、天地人和万物都离不开阴阳二气的运行规律。阴阳二气规律平衡,天地人就和合,宇宙也平衡运行。”于得水向记者阐述着《天地人道图》的精神主旨。

  “我的研究成果不是迷信而是科学,是用图把道文化直观的表现出来,要不然国家知识产权局不会给我这个专利。我的研究成果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项目,希望政府给以保护。”有了这个成果,于得水找到呼市文化人才库百人百组万人工程办公室主任张伟用,张伟用立即将其吸纳为呼市文化人才库中的专家。

  于得水希望他的研究成果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造福人类。同时,他希望通过他的成果激发世人对心里认定的项目要认真钻研,研究出成果。记者鲁蒙海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中蒙油画展开展
欢乐草原行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共聚草原享盛会
绿草如茵 骏马奔腾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