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行进中国·走基层】他从来没有这么踏实过
 

  原标题:看着那郁郁葱葱的2万多棵树——他从来没有这么踏实过

  多伦县林业部门提供给记者2幅15年间该县生态卫星对比图片,变化令人惊讶:2000年,多伦县地表87%沙化,寸草不生的土地占30%,植被总盖度不到30%。而15年后,多伦县森林覆盖率已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现在的37%以上,项目区林草综合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现在的85%以上。

  许俊是多伦县大河口乡的一名农民,他的经历也是多伦县生态建设的缩影。

  2000年前后,许俊家有300多只羊和30头牛,靠天养畜他也算村里的状元。这一年,多伦县开始全县禁牧。许俊也意识到,即使不禁牧山上也没有多少草了。每到春天,沙子刮得让人心烦。许俊狠狠心,承包了2000亩草场,准备打草喂羊。坚持了2年,2000亩草场才打出4万斤。许俊这次真的走投无路了,把经营多年的牛羊卖了,换来10万块钱。

  2002年,在政府的号召下,许俊开始种树,到2010年,许俊已经在自己承包的草场和退耕还林地里陆续种了2042亩树,陆续卖了1000多棵树,3.5米的樟子松能卖180块,20万元装入口袋。站在坡上,看着那郁郁葱葱的2万多棵树,他的心里从来没有这么踏实过。

  多伦县在国家划定的生态红线范围内属于限制开发区,处滦河源头,又是浑善达克沙地的东南边缘,全县土地的85%是不允许搞开发的。政府要生态,百姓要收益。治沙和致富,怎么才能达到有机的统一?

  2010年,多伦县启动了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拉开了生态造林的大幕。

  多伦县对生态治理机制进行了创新。林业部门不负责采买一棵树,只负责前期规划和后期技术指导。它的作用是和监理公司、乡镇和林木所组成联合验收组,对造林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最后兑现造林补贴。

  许俊在2011年3月组建了禄林合作社,陆续承包了7000亩荒山。从辽宁运回100多万株苗木,8分钱1棵,装到营养杯里育苗,成活率能达到98%左右,每亩能挣80到100元。承包期内管护、防火、防虫都归合作社和企业。

  政府职能缩小了,市场却打开了。多伦县此举,引来40多个企业和55个农村合作社,常年从事林业生产与经营的达8000余人。这种机制体制创新,使全县97万亩造林地平均成活率达95%以上,超过国家造林成活率验收标准70%的25个百分点。

  2012年,多伦县林业局成立了林权服务中心,在锡林郭勒盟是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农民的林地实现了资源到资产、资产到资本的转变。目前,多伦县农民利用林权证贷款1.8亿元。

  今年,许俊在自家的2000亩林地里打草15万斤。看着林地里茂密的草丛,他想再养些牛。

  据了解,多伦县天然草牧场产草量由2000年的每亩35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05公斤。该县从2010年到2015年卖了60万株大树苗,覆盖像许俊这样的2800户农民,户均收入5万元。现在,全县有2米以上大树苗20多万亩,漫山遍野都是农民的绿色银行。(记者赵丹施佳丽 见习记者韩雪茹)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敬
希望的田野
排查线路
粉刷院墙
守护草原平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
村美家美日子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