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8座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棚内绿油油的西红柿挂满果实。盛夏的全家梁万亩无公害蔬菜园区生机勃勃。
村民田翠琴正在大棚巡查,她满脸喜气地说:“再有几天,西红柿就能上市了。这两个大棚就是我们的聚宝盆!”她说得没错,一个大棚一年两茬能收入5到7万元。北洼子村1100户人家中,80%的农户都在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经营。
全家梁蔬菜园区占地1.2万亩,是松山区9个已建成或正在建的万亩园区之一。自2004年建棚起,经过10余年的发展,这里的无公害蔬菜已经形成了规模和品牌。保守估计,每年能产西红柿6000万公斤,不仅销往北京等大中城市,还远销俄罗斯、东南亚。这无疑成为松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张名片上的一大亮点。松山区区长王顺介绍说,松山区的粮食、蔬菜在自治区发展较快,在全国也很有影响,生产方式由过去的粗放式转为精细化,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
2002年,北洼子村人均收入还不足千元。因为新修的水渠流不过水来,导致当时村支部书记的肋条被打断,乡长的衣领被撕掉。村党支部一年无人上班,陷入瘫痪状态。学校是危房,村干部、民办教师3年没开工资。200多人坐车去松山区、赤峰市政府告状,干群关系异常紧张。
乡镇企业站站长郑江临危受命,出任北洼子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维护稳定。郑江借来10万元钱,首先兑现了工资;然后建新校舍;继而盘活236亩闲置土地,发展生猪养殖。一年后人均收入翻一番,达到1800元。
“生产发展了,社会就稳定了。”这是郑江挂在嘴边的话。村干部几次到辽宁、山东等地考察,决定发展设施农业。2004年初,村党支部初步规划87亩地建蔬菜大棚,当时根本没人想到搞这么大。正南偏西5到10度半地下式大棚,统一规划墙体、水电。但是问题来了,其中一家不同意,要把钩机推出来。郑江几次做工作,大棚终于建了起来。紧接着问题又来了,反包倒租,没人敢要。为了给老百姓吃定心丸,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承包。“只能引导,不能强加。老百姓想得简单,一定要看得见、摸得着才行。”对于老百姓的踌躇,郑江十分理解。
一年下来,种棚户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种蔬菜,比种玉米强多了!2006年,无需动员,老百姓开始抢着要大棚,外乡人已经轮不上了。老百姓种大棚的积极性上来了,但是西红柿价格却没上来。2008年,郑江领着几个种棚户去山东寿光考察,发现人家的西红柿每公斤6.4元,而他们的西红柿只能卖两三元。几番倒手后,到海关就涨到每公斤14元,到俄罗斯更是能卖到30元的天价。原来,自己的西红柿上市时间、销售渠道和管理技术都不统一,钱都让二道贩子挣了。
郑江回来就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在园区成立党支部,建合作社,自己培养了30多个经济人。管理技术统一了,销售渠道畅通了,竞争力一下子上来了,价格也有了保证。
日子穷时,一家老少、邻里之间矛盾纠纷多。现在都忙着干活儿挣钱,婆媳关系融洽了,邻里之间和睦了。李国庆老两口的行李,过去被儿媳妇扔出来过。现在,儿子儿媳侍弄大棚,老两口在家做饭,接孩子,一家人干劲儿十足,其乐融融。邻居之间碰上,交流一下种棚心得:“你那柿子得病了,咋治的?”既能增进感情,又能提高技术。“现在,我们的种棚户都是技术员。”郑江说,谁不愿意种棚了,出去做技术指导,一年也能挣7万元。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北洼子村人均收入从1000元提高到现在的1.5万元。村里一半的家庭都有轿车,出来进去方便得很。还有不少村民,在城里买了楼房。村民陈玉民说:“生活好了!以前能吃顿饺子就不赖了,现在想吃啥吃啥,天天过年!”(记者陈春艳徐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