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村红泥地香瓜,闻一闻有多香,尝一尝有多甜,香甜爽脆是一绝!”这些天,在东胜区聚能佳苑、民生小区门口,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叫卖,经不住诱惑的路人循着丝丝缕缕的瓜香聚拢过来,忍不住要尝一尝。
“这四村红泥地香瓜,在包头市场特别受欢迎,我每年过来拉五六趟,接上1万多斤去卖。可惜这瓜上市周期太短,就那么十天半月……”在达旗昭君镇四村瓜农史润月的瓜地边,来自包头市的瓜商陈时英指着这一片瓜田说:“像这种红泥地土质肥沃,产出的香瓜不仅好吃,而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所以受到消费者青睐。我和这里的瓜农打交道已经有四五年了,对这里的香瓜种植也相当了解,首先是要施农家肥,施了化肥口感、品质就差多了;还不能浇水,浇了水不仅不够香甜还容易腐烂,只能靠土壤自身的水分营养,所以才会有它独特的品牌效应。”这位陈大哥对四村红泥地香瓜的好品质如数家珍。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产品代言人,四村红泥地香瓜已经在呼包鄂占有了稳定的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誉。四村村支书李三存介绍说,今年因为播种期下了雨,红泥地连人都进不去,四村及周边村的红泥地香瓜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了1000多亩,为3000多亩;因为种植较晚,今年的香瓜7月中旬才开始上市,比往年晚了十来天,所以在价格上并没有优势,加之今年天旱少雨风大,香瓜的产量也受到了影响,总体来看,平均每亩纯收入可达3000多元,而往年最高纯收入4000多元。好在瓜地里都套种了葵花,每亩还能收入近千元。无论如何,这效益都是大田玉米的三四倍。
香瓜上市晚了就会丧失先机,失去了价格优势,所以四村最年轻的瓜农王永林、王小洁夫妇从去年开始种植拱棚香瓜,收入可观。今年,小夫妻俩共种植10亩香瓜,其中6亩拱棚,和4亩露地香瓜同时种植,比露地提前半个月上市,每亩纯收入4000元;收了香瓜又种上了豆角,老秋天上市,正好和旺季豆角打个时间差,每亩有望再收入2000元。
看来,确实是“一招鲜,吃遍天”。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王小洁说,为了提高香瓜种植效益,她已经试验了温室育苗及移栽技术,可比露地香瓜提前20天上市;还试验了人工授粉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香瓜的产量和品相;正在学习葫芦苗上嫁接香瓜的技术,可有效解决倒茬的问题……她说:“要想把这个产业经营好,还有好长的路要走,除了要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还要打造品牌,建协会或合作社,规范瓜农的种植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要踏上‘互联网+’的快车,线上线下一齐销售,才能让我们的四村红泥地香瓜走得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