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民族运动会12日举行的一场陀螺男子团体循环赛上,守方四川队运动员在原地“靓丽”一转,卸掉鞭绳力道,陀螺随之飞速而稳定地旋转。攻方宁夏队运动员随后用鞭绳抛出自己的陀螺,与守方陀螺对撞……
场外观众盯着双方陀螺姿态、位置的变化,时而屏息凝神,时而鼓掌喝彩。“太有意思了!陀螺还能这么玩。”鄂尔多斯市民单秋萍说,她准备给孩子买个2个陀螺,也试试这样的打法。
陀螺又称打陀螺、“打老牛”,有“中国最早娱乐项目”之称,也是彝、壮、佤、瑶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1995年被正式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比赛中,攻方将守方陀螺击出比赛场区或比守方陀螺在比赛场内旋转的时间更长则得分。
“参赛队从上届的18支增加到本届的22支,场外观众也表现出异常的热情,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和拓展有了根基,正在发芽。”陀螺比赛仲裁主任、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教师赵昌毅说。
把陀螺项目从云贵川等地推广到中国更多地方,并让它走进大众健身领域,是本届民族运动会陀螺赛场内外的一个期待。
虽然推广有了进步,但如何将陀螺进一步推广、拓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专业人才培养受限是更大范围推广这项运动的困难之一。”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教授裴益民说,就竞赛而言,陀螺项目呈南强北弱之势,南方部分地区群众基础好、普及性高,从乡村到城市,从社区到学校,民间发起和政府组织的陀螺比赛多,人才培养的土壤好。然而北方多数地区的陀螺参与者少,很多运动员由高校培养,但他们打完民族运动会等赛事后又面临毕业、找工作等现实问题,人才培养不可持续。
在山西队回族教练、73岁的杨文政看来,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民间陀螺队及运动员很难肩负起传承与推广这项运动的使命,这是拓展陀螺运动的又一挑战。
这名参加过5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银发老人感慨道,政府给了他很多支持,但让队员们毫无顾虑地训练、参赛,或外出交流、推广,依然很难做得到。“队员们大多是农民,打了陀螺就误了农活,减了收入,我试着让企业赞助支持我们队伍,以保证队员们有份稳定收入,但目前仍收效甚微。”杨文政说。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在更多地区推广这项竞技运动外,把陀螺引入大众健身领域,还有很多路要走。
四川队教练胡洋说,陀螺运动对体能要求不太高,起不到立竿见影的瘦身效果,而且打陀螺最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内进行,以防伤及他人,这些都可能限制陀螺向大众健身领域发展。
“虽任重道远,但前景光明。”宁夏队回族运动员金振军表示,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陀螺训练基地,可起到辐射、带动和推广作用,比如宁夏中宁县第二中学陀螺训练基地的设立,不仅提高了专业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还吸引当地和周边地区很多群众参与到陀螺运动中。
裴益民说,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宜尽可能把陀螺等参与性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介绍给更多大学生,定期组织比赛,形成人们参与这个项目的氛围。
胡洋建议,将陀螺引入大众健身项目时,可在运动姿态、比赛规则上做些改进,让它在保持民族传统特色的同时,变得更有趣味、更加安全。
“陀螺的影响力已经随着全国性比赛逐渐扩大了,我希望更多人通过打陀螺获得快乐。”安徽队白族运动员王玉兰说。(记者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