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最大特点就是凸现传统体育风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形成强烈冲击,特别是一些体育项目渐渐成为“儿时的记忆”。正因为此,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项目设置更加强调体育运动的民族、民俗和传统特色,强化了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和价值。
10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展开开幕后第一天的角逐,包括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独竹漂等独具特色的精彩体育项目轮番上阵,让人大开眼界。广东毽球队甫一出场就受到各方的关注和追捧,主教练张铁林表示,毽球是广东的传统强项,广东男女队实力平均,都有机会冲击冠军。另外,广东女选手将代表国家队出征即将举行的意大利世界锦标赛,可以说,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成了她们的热身赛。
中国毽球协会秘书长魏勇介绍,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中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中国毽子的第一次正式比赛是广州市体委于1956年举办的,并制定了简单的规则。1984年春,《毽球竞赛规则》诞生,它是根据踢毽子的特点,吸收了几种球类比赛的形式综合而成。从踢毽球的形态来讲,和古代蹴鞠有几分相似,这不禁让人产生某种联想。实际上,毽球是侗、苗、水等民族喜闻乐见的手毽演变而来,是模仿插秧时抛接秧苗的动作形成。
不难看出,毽球的起源和中国古代先人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相比以足篮排、乒羽网为代表的现代体育运动,毽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观看、体味、研究这些体育运动,有穿越时空、渗透民族融合的喜悦。(记者邱江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