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第十届民族运动会 > 木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祖孙三代木球情
内蒙古新闻网  15-08-13 11:02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在第十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木球分组循环赛的观众看台上,82岁的回族老人丁文才看着场内运动员灵活移动的身影,时而拍手叫好,时而起身呐喊,精气神不亚于年轻人。

  “女婿是教练,孙子是队员,我是他们的‘拉拉队’。”丁文才说,比赛非常精彩,参赛队比上届增加一支,说明越来越多地方认识并参与回族传统的木球运动,这让他很欣慰。

  木球是由回族青少年放牧时“赶毛球”等活动演变而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由2支队伍参加,每队出场5人,每人手握击球板,运用传球、接球、运球和击球射门等技术,避开对方防守,将球击入对方球门得分。

  丁文才的女婿、宁夏队54岁的回族教练马建国说:“我接触木球20年了,现在是第六次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前两次是队员,后来成为教练。一提起木球,我就精神百倍。”

  作为银川市高级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马建国曾执教篮球、田径等队伍,但唯有木球让他最执着,他带的木球队也屡获佳绩。

  平日里,常有其他省、区、市的木球队前来取经,马建国就免费为他们指导,传授动作和技战术要领,“我唯一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掌握这项运动,把它传承下去”。

  马建国说,这项发源于回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近年来,作为木球发源地的宁夏正努力传承这一少数民族文体瑰宝。2007年,宁夏首个中学生木球训练基地落户银川市高级中学,并配套有专业教练员、标准木球训练比赛场地。随后,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相继挂牌成立木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2009年,俗称“赶牛”游戏的木球运动成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保护和支持政策相继跟进。

  如今,宁夏定期举办中学生木球比赛,相关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这让马建国对木球的发展有了更多期待。不过,由于目前高校招生政策、器材价格、教练和裁判员队伍素质等方面条件限制,他认为木球的传承依然任重而道远。

  眼下,令马建国最感欣慰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对木球喜爱有加。他的儿子丁马龙为了全身心投入此次比赛而辞去工作。

  “传承木球是父亲的事业,我也要尽力帮帮他,让木球运动传播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喜欢上这项有益身心的运动,”27岁的丁马龙说。

[责任编辑 马铃翔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守护草原平安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