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中央电视台1套节目朝闻天下》中间都插播这样一条宣传语:“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阿尔山秀美的风光便如画卷般展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
每天中午,中央电视台1套节目新闻30分》之后的天气预报,兴安盟的天气信息跃然银屏;
得天独厚、地利人和、欣逢盛世。一条条新闻、一个个专题、一场场演出、一次次文化活动,全国各大媒体宣传、文艺精英团队精彩演绎,世界渐渐走进多彩的中国阿尔山。
马年春节,春风习习。“阿尔山自然风光四季都很美”,是习总书记对阿尔山的最高赞誉;“阿尔山旅游一定会火起来”,是习总书记对阿尔山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落实自治区和盟委的决策部署,阿尔山旅游要火起来,老百姓要富起来,是阿尔山市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多的时间里,破题、建设、发展、腾飞,阿尔山正用奋斗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
突出“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品牌主题,加强对外形象塑造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阿尔山旅游更“火”,阿尔山市委宣传部多层面多角度与中央各大媒体紧密对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在不同时段均以专题、专题片、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宣传阿尔山,把阿尔山推向世界。今年上半年,先后在央视7套《美丽中国乡村行》《乡土》和《阳光大道》栏目、央视4套《城市一对一》栏目、央视10套《走近科学》栏目播出阿尔山专题节目,传播效果良好。央视2套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于6月末在阿尔山完成主题为“森林探宝”的30分钟专题节目拍摄,介绍当地特色美食、文化、景色,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集中整合优势资源,在对外宣传中不断渗透“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主题内涵。继续加强与央视10套沟通,立足阿尔山市在政治、经济、地理位置、民族文化和国家战略布局上的多重优势,争取“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在阿尔山市录制;以“狼”为主题的专题栏目争取在阿尔山市拍摄。继续推送选手参加《星光大道》栏目,以此节目平台展示阿尔山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文化。
在加大央视节目宣传的同时,聘请蒙古族歌手乌兰图雅作为阿尔山市形象大使,充分利用乌兰图雅蒙古族歌手的影响力宣传阿尔山旅游。乌兰图雅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地的演唱会上的海报、旅游推介宣传片中都有阿尔山旅游资源的推介宣传;在阿尔山市形象广告宣传片、擎天柱、海报、旅游资源推介画册等方面凸显乌兰图雅阿尔山形象大使的身份,增强宣传效应。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做好发展成果展示
以总书记视察阿尔山一周年为重要节点,通过专刊、专题、文学创作等方式对一年来发展成果进行重点推介宣传。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阿尔山:冰峰雪原涌暖流》,《内蒙古日报》刊发专版《阿尔山:冷资源热了水产业火了》,对阿尔山旅游、棚改、产业发展等进行深度报道。通过报告文学《大美阿尔山交响曲》开展了主题宣传。启动“守望相助冰雪激情——相约阿尔山”大型媒体采访活动,12个省市媒体深入阿尔山,对旅游业发展、棚户区改造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报道。邀请新华社深入采访,报道棚改工作的文章《暖在林海雪原深处》在新华社《半月谈》刊发并以新华社通稿的形式发表。全国两会期间在《中国政协报》刊发《迎着习习春风——阿尔山扬帆远航》专稿。邀请作家深入基层深入生活,采写了反映棚改工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大美交响阿尔山》,在《草原》杂志4月号刊发。(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紧密围绕“夯实基础、培育产业、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的发展思路,抓住建市20周年等契机,突出阿尔山的优势、特色和亮点,加强阿尔山市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宣传,打好对外宣传的主动仗。近日,经济日报》已刊发《内蒙古阿尔山:老林区兴起新产业》,围绕林区转产转型报道阿尔山生态、旅游等方面成果。近日,内蒙古日报社和兴安日报社记者走进阿尔山进行集中采访,并以整版形式推出发展中的阿尔山报道。同时,正在积极通过棚改画册《小城故事多》以及“阿尔山老照片征集”等活动进行发展成就展示和宣传。
用好“新媒体和节庆活动”两个平台,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力
进一步深化对新媒体的理解和应用,做好“线上”宣传造势。上半年阿尔山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微博围绕总书记视察一周年、全委扩大会、两会等重要会议以及冰雪节、圣水节等重要节庆活动,发布专题图文150余篇,累计阅读近10万人次;阿尔山市旅游局利用旅游微信和官网融合宣传阿尔山旅游资讯,截至6月末,共计发布102条动态旅游资讯,累计阅读人次达1.72万。与蜂鸟网联合举办“绝美阿尔山·四季手机摄影大赛”,截至5月底,第一季活动已有5000余人参与,参赛作品达到2万余幅。
以品牌节庆活动为载体,做好“线下”推介展示。依托全国雪地摩托车锦标赛、圣水节、冰雪节等赛事和节庆活动开展对外宣传,推介阿尔山市冰雪、圣水等旅游资源,推动阿尔山市旅游业发展。《内蒙古日报》刊发专版《童话世界欢乐冰雪魅力阿尔山——2014年阿尔山国际冰雪节侧记》。4月,全国雪地摩托车锦标赛(阿尔山站)期间,分别在央视和新华社刊发新闻。6月圣水节期间,在中新社、蜂鸟网等刊发圣水节预告消息和活动新闻。目前,正在积极筹划阿尔山国际森林音乐节,多个国家的音乐家已经敲定行程,内蒙古大剧院已经同意在导演组、灯光音响设备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自治区青歌赛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已经与内蒙古电视台达成合作意向,正在积极推动与导演组和赞助企业进行对接。借助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扩大阿尔山知名度和美誉度。
“文化创意产品、冬季品牌打造、文化资源挖掘”三项工作有所突破,丰富外宣工作内涵
在文化创意产品上,着力打造具备“自传播”能力的文化创意产品,以小博大。2014年年底,策划推出的网络小说《大汗宝藏》已在起点中文网上线,以探寻成吉思汗陵寝宝藏为线索,全景展示阿尔山地区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按照“企业主导、政策引领、产业孵化”的模式,探索以“软投入”的方式扶持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着力填补阿尔山旅游文化纪念品市场的空白。
在冬季品牌打造上,以冰雪资源为核心,以民俗体验和风光摄影为载体,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4月,与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报》联合主办的“风光奇绝处、四季阿尔山”摄影大赛举办评奖活动,本次摄影大赛共收到20多个省市的摄影作品、1.3万余张作品,获奖作品将陆续在各类平台进行展示。中国摄影家协会组联部已经进行了实地考察,近期将向协会提交考察报告,明确表示支持阿尔山创设“中国摄影创作基地”,力争尽早批复并于年底前授牌。日前,谋划推进阿尔山手机摄影大赛夏秋冬三季评比、继续举办第四届中俄蒙冰雪摄影节、北京玉渊潭公园影展、北京航站楼风光展示、重点推介白狼“林俗雪村”品牌。
在文化资源挖掘上,立足阿尔山丰富的红色文化、林俗文化、温泉文化、草原文化资源,打造不同形式的文化成果。出版阿尔山系列丛书。全景展示阿尔山旅游资源的《导读阿尔山》已经出版;《认知阿尔山》已经完成初稿,正在征求修改意见。加强与中国书法家、美术家、摄影家等国字号艺术团体的沟通对接,加强与乌兰托嘎、克明、乌兰图雅等艺术家的沟通联络,深入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挖掘文化资源,丰厚文化底蕴。远期探索尝试以社会融资、风险投资的方式拍摄阿尔山主题的公路电影和微电影,并依托动漫和电影产品,打造衍生文化产品和旅游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