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蓓蕾
——海南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综述
中央文明委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明城市评选的前置条件,使创城工作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多年来,海南区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2014年,海南区获得“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学校、家庭、社会联动,“三位一体”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成果。
课堂内外建好道德教育阵地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爱心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呵护。海南区围绕全方位育人,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和关怀未成年人的社会合力。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海南区通过落实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德育课程进课堂制度,加强乡村少年宫建设、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丰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不断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构建和谐家庭环境十分重要。海南区积极推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经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主体作用,通过完善社区家长学校、学校家长委员会、道德大讲堂等家庭教育主阵地,培养家长政治倾向,提高家长思想修为,改善家庭生活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
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海南区通过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各类文体设施,组建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队伍,帮扶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组织开展“小小志愿者进社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学雷锋志愿活动等途径,提高社会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行为的规范引导作用,帮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榜样引领树立价值标杆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一个榜样就是一盏灯。近年来,海南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始终重视抓典型树榜样,加大典型培树力度,在全区启动“学习雷锋,争做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等,并针对一系列重大典型开展全方位的学习宣传活动,既给予舆论上的推崇和道义上的支持,又给予物质上的激励和生活上的关心,营造出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从6岁起就担起照顾瘫痪妈妈的担子的李梦圆,在经历了苦难的磨砺后,有一种超越年龄的坚强,她说:“无论多难,我也要把妈妈照顾好。”
崔宝月母亲去世多年,父亲与二叔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其年迈的爷爷奶奶体弱多病,崔宝月十三岁起便用稚嫩的双肩担起生活重任。虽然家庭贫困,但她坚强乐观,她用爱去回报帮助和关心她的每位好心人,也期许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海南区,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件件感人的事迹,生动展现了未成年人的精神风貌。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海南区始终注重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用先进典型这个最鲜活的教材、最直观的导向,为未成年人树起一座座价值标杆。
凝神聚力共铺关爱之路
少年强则国强。海南区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建立了区委、区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多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以落实为主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对未成年人关心关爱的“无缝对接”。
在中小学的课堂上,不仅是思想品德课,在各类学科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灵活地穿插思想道德教育;课堂外,海南区通过组织内容丰富的学校活动和校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品质,塑造着未成年人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为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海南区成立志愿者宣教团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等主题精心策划,以讲故事、文艺巡演等形式到校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充实了学校教育力量。
为给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公安、工商、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不遗余力,多次联合行动,加大对音频视频图书市场及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查处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黄色网站、“黑网吧”和非法出版物,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消防、武装部经常到各学校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和逃生演练,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技能;交警部门在各学校开展文明出行讲座,让青少年遵守交通秩序,增强文明出行意识,并成为文明交通的倡导者。润物细无声。如今,伴随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深入推进,海南区将会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洁净、阳光的成长空间,让青少年在和暖阳光的照耀下、和风雨露的滋养下更加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